[发明专利]用于加热部件给定区域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53152.5 | 申请日: | 2016-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5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达米安·拉穆什;皮埃尔·安托万·博萨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峰航空器发动机 |
| 主分类号: | B29C73/34 | 分类号: | B29C73/34;B29C65/24;B23P6/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曾海艳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热 部件 给定 区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隔离部件(10)给定区域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刚性套筒(20),所述第一刚性套筒(20)在第一端部(22)打开,第一端部(22)能够施加于部件(10)的给定区域上;第二柔弹性套筒(24),第二柔弹性套筒(24)在与第一套筒(20)一样的第一端部(34)打开,且其旨在施加于部件上;第二套筒(24)远离并且环绕在第一刚性套筒(20)周围,以形成环形空间(26),环形空间(26)连接至为环形空间减压的设备上。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热部件给定区域的装置,如涡轮发动机壳体的表面。
通常,涡轮发动机包含布置在低压压缩机和高压压缩机之间的中间壳体10。这种壳体10包含大体为圆柱形的壁11,壁11在上游凸缘12和下游凸缘14之间延伸;所述凸缘12和凸缘14用于将中间壳体附接到涡轮发动机的定子部分(见图1和图2)。
壳体的壁11的外表面尤其用于固定装备、防热外壳或用作引导流体通过的通道。特别地,为附接防热壳体,已知的方式是使用由碳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基板18支撑的螺杆16,所述基板18通过热固性胶附接在壳体10的圆柱形壁11的外表面上。为此,壳体10必须预先在熔炉中放置一段时间,所述一段时间可能为几个小时,这将导致壳体所需的所有后续生产步骤中断。此外,有证据表明,当直径达到约1~2米的巨大值时,中间壳体的移动可能是需要谨慎处理的。另外,一些装备由于其体积巨大而不宜放置在熔炉中。
本发明特别地旨在为该问题提供一种简单、高效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隔离部件的给定区域的装置,该装置包含:第一刚性套筒,第一刚性套筒在第一端部打开,能够施加在所述部件的给定区域周围;第二柔弹性套筒,所述第二柔弹性套筒在与第一套筒相同的第一端部打开,旨在施加于部件上,第二套筒远离并且环绕在第一刚性套筒周围,以便形成环形空间,当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第一端施加在部件上时,环形空间与为该环形空间减压的设备相连。
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发明能够在部件周围施加隔离装置,从而局部加热部件中想要加热的位置,例如实现胶的聚合操作。由此避免了对整个部件进行加热。
第一套筒能够将部件上由施加在第一部件上的第一套筒的第一端所包围的区域隔离出来。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共同限定了环形空间,环形空间与为该环形空间减压的设备相连,由此可以使得装置被保持在部件上。
使用第一刚性套筒能够使其内部保持固定的不可变形体积,使得第一套筒内的组件或紧固件能够布设在部件上。使用第二柔弹性套筒能够保证加热装置保持在待加热部件上,尤其是当该装置不搁置在待加热部件上时。
本发明的装置,在假设打破壳体上的附接体时,能够更快地将其修复,而不需要对发动机执行复杂的拆卸工作;还可以考虑在机翼下修复,从而避免了废弃非常昂贵的发动机。
在本申请中,需要说明的是,用于限定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的分离空间的术语“环形”应当解释为这样一种空间,其并不一定是圆形的,但是该空间在第一和第二套筒之间延伸360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第一刚性套筒由电阻材料制备而成,并且连接至供电设备。此处材料为,例如,热固性材料等。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第一套筒上朝向第二套筒的表面覆盖绝热层,这使得热量能够隔离在第一套筒内。绝热层可以由热固性材料或耐火材料制备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减压设备包括文丘里效应管道,文丘里效应管道包含吸气孔,吸气孔流体连通至所述环形空间,以便能够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的所述环形分离空间内形成低压。
为保证该装置保持在部件上,在管道和环形空间的入口之间的密封条上可以布置锁定阀,当环形空间内部已经形成低压后,就不再需要降压设备了。
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一环形端部可以包含用于密封的设备,如密封条。
优选地,该装置包含用于第一套筒内部的温度测量设备,如热电偶探针,以便实时控制第一套筒内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峰航空器发动机,未经赛峰航空器发动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3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