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纤维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3061.1 | 申请日: | 201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6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片山昌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赛璐塑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06 | 分类号: | C08J5/06;B29B9/06;B29C48/154;B29K23/00;B29K10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着 丙烯 树脂 纤维 | ||
本发明提供将碳纤维浓度与纤维束直径相互进行关连,由此提高碳长纤维束与丙烯类树脂的结合力的丙烯类树脂附着纤维束。[解决办法]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碳纤维束,其是在使丙烯类树脂附着于碳纤维束并经一体化后对其进行切割而成的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碳纤维束,其中,上述丙烯类树脂包含选自丙烯均聚物及丙烯共聚物的基础聚合物、和含有酸基的丙烯类树脂和/或含有氨基的丙烯类树脂,上述碳纤维束在表面附着有上浆剂,外径为2.8~4.2mm,碳纤维浓度为5~25质量%,长度为4~50m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纤维束、其制造方法、以及由上述纤维束得到的成型品。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第4354776号公报、日本专利第5021066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7-112041号公报中,记载了包含使用了丙烯树脂和碳长纤维束的碳长纤维强化树脂粒料的发明。
日本专利第4354776号公报是涉及由碳长纤维强化树脂粒料得到的成型品的发明,所述碳长纤维强化树脂粒料由经具有环氧基的环氧上浆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和马来酸改性聚丙烯等形成。该公报中记载了通过上浆剂的环氧基与马来酸的加热反应,可得到机械强度良好的成型品(第0016段)。在实施例(表1、表2)中,记载了碳纤维浓度为30%和40%的例子。
日本专利第5021066号公报的发明涉及使用了经具有环氧基的环氧上浆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和马来酸改性聚丙烯等的碳长纤维强化树脂粒料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制造碳长纤维强化树脂粒料后,在特定的加热处理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该公报中记载了通过进行上述特定条件的加热处理,可得到机械物性良好的成型品(第0007、0025段)。
日本特开2007-112041号公报为涉及由碳长纤维强化树脂粒料经注塑成型而得到的成型品的发明,所述碳长纤维强化树脂粒料是使含有酸基的聚烯烃类树脂(A)浸渗于经具有可与酸基反应的官能团的上浆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纤维浸渗而成的,其中,注塑成型时的注塑成型机气缸温度为250~300℃。该公报中记载了通过使注塑成型时的注塑成型机气缸温度为250~300℃的范围,可提高成型品的机械物性(第0025段)。在表1的实施例中,如实施例1(碳纤维浓度40质量%)和实施例8(碳纤维浓度20质量%)那样,如果其它条件相同,则碳纤维浓度较高的一方的机械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将碳纤维浓度与纤维束直径相互关连,从而提供碳长纤维束与丙烯类树脂的结合力得到提高的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纤维束、其制造方法、及由上述纤维束得到的成型品。
本发明提供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碳纤维束是在使丙烯类树脂附着于碳纤维束并经一体化后对其进行切割而成的,其中,上述丙烯类树脂包含:选自丙烯均聚物及丙烯共聚物的基础聚合物、和含有酸基的丙烯类树脂和/或含有氨基的丙烯类树脂,
上述碳纤维束在表面附着有上浆剂(sizing agent),
该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碳纤维束的外径为2.8~4.2mm,碳纤维浓度为5~25质量%,长度为4~50mm。
另外,本发明提供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碳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碳纤维束是在使丙烯类树脂附着于碳纤维束并经一体化后对其进行切割而成的,
上述丙烯类树脂包含:选自丙烯均聚物及丙烯共聚物的基础聚合物、和含有酸基的丙烯类树脂和/或含有氨基的丙烯类树脂,
上述碳纤维束在表面附着有上浆剂,
上述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碳纤维束,
(a)该附着有丙烯类树脂的碳纤维束在碳纤维为20000~28000根时,外径为3.3~4.2mm,碳纤维浓度为10~25质量%,长度为4~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赛璐塑料株式会社,未经大赛璐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3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