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2915.4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下敷领文一;吉田壮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3;G02F1/1343;G02F1/136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习冬梅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视角特性优异且抑制了暗线的产生的透过率高的液晶显示面板。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依次具有:第一基板,具有像素电极;液晶层,含有液晶分子;以及第二基板,具有对向电极;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至少包含第一取向区域、第二取向区域、第三取向区域及第四取向区域这四个取向区域的像素,四个取向区域中,液晶分子的倾斜方位彼此不同,沿着像素的长边方向,按照第一取向区域、第二取向区域、第三取向区域及第四取向区域的顺序配置,在第一取向区域及第二取向区域,液晶分子的倾斜方位相差约180°,或者,在第三取向区域与第四取向区域,液晶分子的倾斜方位相差约18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液晶分子的倾斜方位不同的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为了进行显示而利用液晶组成物的显示装置,其代表性的显示方式是:从背光源(back light)对将液晶组成物封入到一对基板间而成的液晶显示面板照射光,并通过对液晶组成物施加电压而使液晶分子的取向产生变化,来控制透射过液晶显示面板的光量。这种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薄型、轻量及低耗电等优点,所以被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导航仪等电子设备中。
以前对取向分割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是将一个像素分割为多个取向区域(domain),在每个取向区域使液晶分子取向成不同的方位,由此提高视角特性。作为对像素进行取向分割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将半像素分割为2行2列的四个取向区域的方法,研究出4D-RTN(4Domain-Reverse Twisted Nematic,四域反转扭曲向列)模式(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等)、4D-ECB(4Domain-Electrically Controled Birefringence,四域电控双折射)模式(专利文献2等)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524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8573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1846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液晶分子的取向方位不同的区域彼此的边界处,液晶分子的取向变得不连续。在进行液晶显示时,液晶分子的取向变得不连续的区域由于无法透光而会被辨识为暗线,会使透过率(对比率)降低,并且引起响应性能的下降。因此,在将一个像素分割为多个取向区域的情况下,如果增加一个取向区域周边形成的取向区域的数量,则视角特性提高,另一方面,存在有液晶分子的取向不连续的区域增加,暗线的产生区域增加的倾向。
图44是表示现有的4D-RTN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暗线的产生区域的一例的半像素的平面示意图,且表示电压施加时。图44中,半像素被取向分割为液晶分子341的倾斜方位不同的2列2行,从而具有四个取向区域。如图44所示,4D-RTN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300中,会产生卍型的暗线320。本发明者等人进一步对暗线的产生进行了模拟并观察液晶分子341的取向状态。图45是模拟了现有的4D-RTN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暗线的产生的半像素的照片图。根据图45可知,在像素的外缘附近及取向区域的边界部分,液晶分子的取向变得不连续而产生暗线。因此,例如在一像素的大小为宽82μm、长245μm的情况下,暗线的宽度约为10μm,暗线以外的液晶分子呈规则取向的区域的比例减少。另外,在液晶分子的取向不连续的区域中,由于液晶分子的响应性能较低,所以有时会观察到白色拖尾现象(观察到白色拖尾残像的现象)及黑色拖尾现象(观察到黑色拖尾残像的现象)。就白色拖尾现象而言,存在如下情形: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中,如果显示出在半色调显示的背景中黑色的长方形从显示画面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移动的图像,则与黑色的长方形的移动方向为相反侧的区域的亮度要高于背景的半色调,从而观察到白色拖尾残像。黑色拖尾现象与白色拖尾现象同样地,存在如下情形: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中显示出半色调显示状态的背景中黑色的长方形移动的图像的情况下,产生黑色拖尾残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氧化物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护计算机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