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渍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2194.7 | 申请日: | 201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5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福永新一;溝部有人;大木宪一;古川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崎播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4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王玉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喷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浸渍喷嘴,可在扁平状的浸渍喷嘴上,使钢液吐出流稳定化,进而使铸型内液面稳定化即减小其变化。具体而言,在本发明中,在内孔宽度Wn比内孔厚度Tn更大的扁平状的浸渍喷嘴上,在扁平部分的宽度方向的壁面中央部上设置有中央突出部1。该中央突出部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p的相对于Wn的比Wp/Wn为0.2以上0.7以下。对称地配置有一对中央突出部1,一对中央突出部的厚度方向的合计长度Tp为Tn的0.15以上0.75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浇口盘向铸型内浇注钢液的连续铸造用的浸渍喷嘴,尤其涉及下述浸渍喷嘴,即,如被用作薄板、中厚板等用的,浸渍喷嘴的吐出孔附近的横向(垂直于铅垂方向的方向)截面为扁平状(是指正圆、正方形以外的,一个边与其他边的长度不同的形状)的浸渍喷嘴。
背景技术
在使钢液连续冷却凝固来形成规定形状的铸片的连续铸造工序中,介由设置于浇口盘底部的连续铸造用浸渍喷嘴(以下仅称为“浸渍喷嘴”)向铸型内浇注钢液。
通常,浸渍喷嘴由管体构成,所述管体其上端部为钢液的导入口,在内部形成有从该钢液导入口向下方延伸的钢液流路(内孔),且具有底部,在管体的下部侧面上,相对地形成有与钢液流路(内孔)连通的一对吐出孔。在使浸渍喷嘴的下部浸渍到铸型内的钢液中的状态下使用浸渍喷嘴。由此,可在防止浇注的钢液的飞散的同时,隔断钢液与空气的接触以便防止氧化。此外,通过使用浸渍喷嘴,可使铸型内的钢液整流化,从而使悬浮在液面上的矿渣、非金属夹杂物等杂质不会卷入到钢液中。
近年,在连续铸造时,制造薄板、中厚板等厚度薄的铸片的情况在增加。因而需要使浸渍喷嘴成为扁平状,所述浸渍喷嘴用于对应于这样的连续铸造用的薄铸型。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表示有在短边侧侧壁上设置了吐出孔的扁平状浸渍喷嘴,而在专利文献2中则表示有进一步在下端面上也设置了吐出孔的扁平状浸渍喷嘴。在这些的扁平状的浸渍喷嘴上,通常使其内孔宽度在从钢液导入口到铸型的吐出孔之间扩大。
可是,在这样的内孔宽度扩大的形状且扁平形状情况下,浸渍喷嘴内的钢液流容易变得紊乱,向其铸型的吐出流也发生紊乱。该钢液流的紊乱还成为引起下述问题的原因,即,铸型内的液面(钢液表面)的变化增大、作为杂质·夹杂物的氧化物的粉末向铸片卷入、温度不均匀化等、铸片质量不佳或作业的危险性增大等。因而,需要使浸渍喷嘴内及吐出的钢液流稳定化。
为了使这些钢液流稳定化,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浸渍喷嘴,所述浸渍喷嘴至少形成有2个从内孔的下方的平面上的点(中心)朝向吐出孔的下缘的弯曲面。并且在该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具备使钢液流分流成2股液流的分流器的浸渍喷嘴。与像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那样的在内部空间中不具备使流动方向·形态改变的单元的浸渍喷嘴相比,在该专利文献3所示的扁平状的浸渍喷嘴上,浸渍喷嘴内的钢液流的稳定性升高。
可是,在这样的分流成左右方向的钢液流的单元的情况下,依然存在有左右吐出孔间的钢液吐出流的变化变大,由此铸型内液面的变化变大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51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4789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1-5011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浸渍喷嘴,可在扁平状的浸渍喷嘴上,使钢液吐出流稳定化,进而使铸型内液面稳定化即减小其变化。进而以提高铸片质量为目的。
本发明为下面的1至7的扁平状的浸渍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崎播磨株式会社,未经黑崎播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