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素制造方法以及尿素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1410.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6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巴哈鲁丁马古富利;西川彦士;森川晴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工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273/04 | 分类号: | C07C273/04;C07C27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李伟波;李永虎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尿素 制造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一种尿素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在反应器中使二氧化碳和氨在氨过剩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包括尿素、氨基甲酸铵、水、未反应氨以及未反应二氧化碳的合成混合物的合成工序;
通过对所述合成混合物的全部进行加热来分解所述氨基甲酸铵,通过将至少一部分的原料二氧化碳作为助剂进行汽提,来得到包括氨以及二氧化碳的分解气体和包括氨、二氧化碳、水以及尿素的尿素合成液的分解工序;
对所述尿素合成液进行减压,得到气液混合物的减压工序;
通过所述分解气体对所述气液混合物进行加热的加热工序;
从加热后的所述气液混合物分离包括氨、二氧化碳的未反应物以及水来得到尿素水溶液,并且对分离出的未反应物以及水进行回收的精炼工序;
将使所述气液混合物加热后的分解气体与从所述精炼工序直接导入的在所述精炼工序中回收的未反应物以及水的至少一部分一起在冷凝器中冷凝,得到冷凝液的冷凝工序;以及
将所述冷凝液导入所述反应器的冷凝液导入工序,
在所述加热工序中,在列管式换热器的管道侧导入所述分解气体并且在壳体侧导入所述气液混合物,
且来自所述分解工序的分解气体与在所述精炼工序中回收的未反应物的至少一部分一起被直接导入列管式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气液混合物所含的氨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分别设为10~1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冷凝工序中,利用气泡塔类型的竖直式冷凝反应器来合成尿素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加热工序中,使所述分解气体从所述列管式换热器的管道侧喷嘴中位于上方的喷嘴导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冷凝液导入工序中,利用将作为原料导入反应器的氨的至少一部分作为驱动流体的排出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凝液中的N/C为2.5~3.5,所述合成混合物中的N/C为3.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加热工序中,在所述列管式换热器的管道侧,与所述分解气体一起,导入不超过在所述精炼工序中得到的未反应物以及水的30重量%的量。
8.一种尿素制造装置,其中,具有:
使二氧化碳和氨在氨过剩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包括尿素、氨基甲酸铵、水、未反应氨以及未反应二氧化碳的合成混合物的反应器;
通过对所述合成混合物的全部进行加热来分解所述氨基甲酸铵,通过将至少一部分的原料二氧化碳作为助剂来进行汽提,来得到包括氨以及二氧化碳的分解气体和包括氨、二氧化碳、水以及尿素的尿素合成液的汽提塔;
对所述尿素合成液进行减压,得到气液混合物的控制阀;
通过所述分解气体对所述气液混合物进行加热的列管式换热器;
从加热后的所述气液混合物分离出包括氨、二氧化碳的未反应物以及水得到尿素水溶液,并且回收分离出的未反应物以及水的精炼系统;
将使所述气液混合物加热后的分解气体与经由直接连接于冷凝器的回收未反应物生产线(6c)导入的在所述精炼系统中得到的未反应物以及水的至少一部分一起冷凝,得到冷凝液的冷凝器;以及
将所述冷凝液导入所述反应器的冷凝液导入生产线,
所述列管式换热器构成为:在其管道侧被导入所述分解气体,在壳体侧被导入所述气液混合物,且来自所述汽提塔的分解气体与在所述精炼系统中回收的未反应物的至少一部分一起导入列管式换热器,其中在所述精炼系统中回收的未反应物的至少一部分经由直接连接于列管式换热器的回收未反应物生产线(6d)直接导入列管式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冷凝器是气泡塔类型的竖直式冷凝反应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解气体能够从所述列管式换热器的管道侧喷嘴中位于上方的喷嘴导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工程株式会社,未经东洋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14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装置以及投光装置
- 下一篇:防止反向输入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