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1148.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2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菅原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26 | 分类号: | C08J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国卿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聚酰亚胺及/或聚酰胺酰亚胺多孔膜的制造方法,对于该制造方法而言,即使在使用了微小的微粒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制备微粒良好地进行了分散的清漆后使用该清漆制造多孔膜。作为聚酰亚胺及/或聚酰胺酰亚胺多孔膜的制造方法,使用包括多孔膜制造用组合物的制备工序的方法,所述多孔膜制造用组合物含有微粒和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前体、聚酰胺酰亚胺及聚醚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成分,该制备工序包括利用剪切力、和压缩力或冲击力使包含微粒的浆料分散的分散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研究了将聚酰亚胺及/或聚酰胺酰亚胺多孔膜作为过滤器(其被用作气体或液体的分离膜用途)、锂离子电池的隔膜、燃料电池电解质膜、低介电常数材料。
例如,作为用于隔膜用途的聚酰亚胺多孔膜的制造方法,下述方法是已知的:将在聚酰胺酸、聚酰亚胺的聚合物溶液中分散二氧化硅粒子而得到的清漆涂布于基板上,然后根据需要对涂布膜进行加热,得到包含二氧化硅粒子的聚酰亚胺膜,接着,用氟化氢水溶液将聚酰亚胺膜中的二氧化硅溶出除去,从而使其多孔化(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055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过滤器的除粒效果通常由筛选效果和吸附效果决定。关于多孔膜,为了提高筛选效果和吸附效果,使孔径微细化及增大比表面积是有效的。通过使用包含粒径小的微粒的清漆,从而能够形成具有小孔径的开口且比表面积大的多孔膜。
然而,例如平均粒径为200nm左右的微细二氧化硅粒子等微粒在上述清漆中容易凝集,难以均匀地分散。虽然微粒的分散性可通过添加分散剂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微粒越微小,分散剂的效果越有限。因此,难以得到均匀地形成有具有微小直径(例如200nm左右)的微细孔的多孔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孔膜的制造方法,对于该制造方法而言,即使在使用了微小的微粒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制备微粒良好地进行了分散的清漆后使用该清漆制造多孔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发明人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使用包含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前体、聚酰胺酰亚胺及聚醚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成分和微粒的清漆形成聚酰亚胺及/或聚酰胺酰亚胺多孔膜时,利用包括分散工序(所述分散工序中,利用剪切力、和压缩力或冲击力使包含微粒的浆料分散)的方法来制造清漆,由此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多孔膜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多孔膜制造用组合物的制备工序,所述多孔膜制造用组合物含有微粒和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前体、聚酰胺酰亚胺及聚醚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成分,制备工序包括利用剪切力、和压缩力或冲击力使包含微粒的浆料分散的分散工序。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多孔膜制造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制备浆料(1)的工序,所述浆料(1)包含微粒和溶剂;
制备清漆(1)的工序,所述清漆(1)包含选自由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前体、聚酰胺酰亚胺及聚醚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成分和溶剂;
对浆料(1)和清漆(1)进行混炼而制备浆料(2)的工序;以及
利用剪切力、和压缩力或冲击力使浆料(2)分散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1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控仪
- 下一篇:漏板温度自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