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能设备和用于控制风能设备的冷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0799.2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6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扬·德弗里斯;卡伊·恩斯科纳图斯;马尔特·克尼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F03D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能 设备 用于 控制 冷却 方法 | ||
1.一种风能设备,具有
塔(102),所述塔具有塔壁部(102a)和纵轴线(102b);和
在所述塔(102)的下部区域中的第一冷却单元(200),所述第一冷却单元具有多个换热器(210);和
与所述塔壁部(102a)间隔开的外壁部(202),
其中多个所述换热器(210)设置在所述塔壁部(102a)和所述第一冷却单元(200)的所述外壁部(20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单元(200)具有在多个换热器(210)下方的多个下开口(204)和在多个换热器(210)上方的多个上开口(205),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单元(200)具有顶盖(203),所述顶盖在所述塔壁部(102a)和所述第一冷却单元(200)的所述外壁部(202)之间延伸并且覆盖在所述塔壁部(102a)和所述外壁部(202)之间的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单元(200)具有至少一个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延伸穿过所述塔壁部(102a)和/或基座(600)并且冷却介质穿流所述冷却管路,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单元(20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风装置(220),所述第一通风装置将空气通过所述下开口(204)吸入并且将空气引导通过所述换热器(210),使得所述空气能够通过所述上开口(205)排出,
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冷却管路中的冷却剂引导穿过所述塔壁部(102a),以便冷却风能设备中的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设备,其中
多个所述换热器(210)基本上垂直于或平行于所述风能设备的所述塔(102)的所述纵轴线(102b)。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风能设备,其中
在所述塔(102)内部设有第二冷却单元,所述第二冷却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风装置(100a)和在所述塔壁部(102a)和/或所述基座(600)上的至少一个冷却通道(111,112),
其中所述第二通风装置(100a)构成为,用于使空气为了冷却的目的而能沿着在所述塔壁部(102a)和/或所述基座上的至少一个所述冷却通道(111,112)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能设备,还具有
基座(600),
其中所述塔(102)设置在所述基座(600)上;和
在所述基座(600)中或在所述基座(600)上的地下室(100b),
其中在所述地下室(100b)中设有第三冷却单元(400);和
冷却控制单元(300),所述冷却控制单元构成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冷却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能设备,还具有
在所述风能设备的所述基座(600)中的第四冷却单元(500),
其中所述第四冷却单元(500)具有在所述基座(600)中的至少一个冷却通道(501),
其中所述冷却控制单元(300)构成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或第四冷却单元的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能设备,其中
换热器面基本上垂直于或平行于所述风能设备的所述塔(102)的所述纵轴线(102b)。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能设备,其中
所述第三冷却单元以蓄热器的形式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本产权有限公司,未经乌本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07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