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层的混凝土体部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47673.X | 申请日: | 2016-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2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诺贝特·赫尔舍;埃德尔弗里德·福格特;弗兰克·霍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41/71 | 分类号: | C04B41/7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李建航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覆层 混凝土 | ||
描述一种覆层的混凝土体部,尤其一种用于塔、尤其用于风能设施的塔的元件,以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混凝土体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层的混凝土体部,尤其一种用于塔、尤其用于风能设施的塔的元件,以及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覆层的混凝土体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体部硬化期间在混凝土表面上始终产生收缩腔、孔和洞,为了防止雨水和/或冷凝水的积聚与由于热-霜作用而紧接着产生的腐蚀,为了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机械负荷能力和/或出于装饰的原因,所述收缩腔、所述孔和所述洞必须填充或封闭。
DE 10 2012 203 280 B4公开一种用于混凝土表面、尤其用于风能设施的塔的覆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混凝土表面用填料层覆层,所述填料层包括覆层料,所述覆层料包含不含溶剂的双组份的聚脲,其中填料层具有底漆功能,
-揭去和/或削去填料层,其中移除填料层,使得在整个混凝土表面上残留至少5μm不同层厚度的填料层的残余物,
-对混凝土表面用覆盖层来覆层,其中覆盖层包括由具有小于20重量%的溶剂份额的溶剂贫乏的双组份的聚脲构成的覆层料。
根据DE 10 2012 203 280 B4的、包含在填料层中的聚脲材料通过聚天冬氨酸酯(天冬氨酸酯)与异氰酸盐的反应形成。但是出于工作和健康保护的原因,异氰酸盐和天冬氨酸酯的使用是成问题的。这尤其适用于填料,因为在借助刮涂工具将所述填料通常以手动方式涂覆到表面上时,工作人员常常紧邻待覆层的表面工作进而与这例如在借助辊涂覆涂漆层时的情况相比,以显著更强的程度暴露于该损害健康的物质。因此,在涂覆包含异氰酸盐和/或天冬氨酸酯的覆层材料、尤其填料时需要耗费的人员保护措施,如穿着防护服和防护面罩。
用于混凝土体部的覆层必须满足在可加工性、与混凝土(尤其其碱性组成部分)的兼容性、在混凝土表面上的附着和对耐气候影响、紫外辐射、温度交替、湿度等的长期稳定性方面的大量要求。尤其,为了确保快速、进而经济有效地制造覆层的混凝土体部,覆层必须能涂覆到尚未完全硬化的且可能甚至仍潮湿且热的混凝土上,使得所述覆层可靠地附着在混凝土表面上。此外,覆层以及用于其制造的填料应当尽可能仅少量地包含危害健康和环境的物质,例如异氰酸盐和天冬氨酸酯并且优选不含异氰酸盐和天冬氨酸酯。此外,必须确保收缩腔、洞和孔的可靠的填充或封闭。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覆层的混凝土体部和一种用于其制造的方法,所述混凝土体部和所述方法满足这些要求。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覆层的混凝土体部实现,所述混凝土体部包括
(a)具有混凝土表面的混凝土体部
(b)设置在混凝土表面上的覆层,其中覆层包括
(i)第一涂漆层,所述第一涂漆层选自:基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和共聚物的、环氧化物聚合物和共聚物的、天冬氨酸酯的聚合物和共聚物的层以及基于抗皂化作用的覆层材料的层,
(ii)第二涂漆层,所述第二涂漆层选自:基于(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和共聚物的、环氧化物聚合物和共聚物的、天冬氨酸酯-和聚氨酯的聚合物和共聚物的层以及基于其他抗皂化作用的覆层材料的层和
(iii)设置在第一涂漆层和第二涂漆层之间的、由第一矿物填料构成的层,所述层包含矿物胶粘剂,
其中覆层具有根据DIN EN ISO 4624确定的、≥1.0N/mm2的附着强度和/或由混凝土体部和覆层构成的复合件具有根据DIN EN ISO 4624确定的、在混凝土中≥20%的断裂比例。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覆层的混凝土体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提供混凝土体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本产权有限公司,未经乌本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76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流测量装置
- 下一篇:基于弯曲形态辨识的磁感应强度与电流双参数光纤监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