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环状铵盐作为催化剂改性异氰酸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47671.0 | 申请日: | 2016-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2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F.里希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02 | 分类号: | C08G18/02;C08G18/16;B01J31/02;C07D295/037;C07C53/10;C07C53/1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维升;万雪松 |
| 地址: | 德国勒***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环状 铵盐 作为 催化剂 改性 氰酸 方法 | ||
1.异氰酸酯改性方法,其中至少一种具有 1的NCO官能度的有机异氰酸酯在至少一种催化剂存在下低聚,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含至少一种具有式I的阳离子的环状铵盐作为用于异氰酸酯改性的催化剂
(式I),
其中N上的取代基R1和R2互相独立地为相同或不同的脂族或芳族C1-C20基团,它们是饱和或不饱和的、直链或支化的、任选被取代和/或被选自氧、硫、氮的杂原子中断,且Y是任选被选自氧、硫、氮的杂原子以及被芳环中断并任选包含其它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直链或支化的C2-C20链段。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中的R1和R2互相独立地为相同或不同的脂环族或芳脂族C1-C20基团。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1和R2互相独立地为相同或不同的C1-C8-烷基取代基。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中的R1和R2互相独立地为任选在芳环上被取代的相同或不同的苄基。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链段Y是任选被取代和/或被选自氧、硫、氮的杂原子以及被芳环中断的C4-C6-亚烷基链。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链段Y具有直链结构。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铵盐的阴离子选自氢氧根、羧酸根、在环中具有至少一个带负电荷的氮原子的杂环、氟离子、氢二氟离子、更高级的多氟离子或这些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铵盐的阴离子选自链烷酸根。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在溶剂和/或添加剂存在下进行。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异氰酸酯选自脂族二异氰酸酯。
11.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异氰酸酯选自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甲基戊烷-1,5-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1,6-己烷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1,6-己烷二异氰酸酯、4-异氰酸根合甲基-1,8-辛烷二异氰酸酯、3(4)-异氰酸根合甲基-1-甲基环己基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苯和1,4-双(异氰酸根合甲基)苯、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和1,4-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或这些的混合物。
12.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的催化剂以所用异氰酸酯和催化剂的摩尔量总和的≥ 0.001至≤ 5摩尔%的量使用。
13.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0℃至+2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14.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用有机异氰酸酯的5重量%至80重量%已转化后,终止所述低聚。
15.如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催化剂失活,终止所述低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76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圈异质刷毛的洁面刷刷头
- 下一篇:一种高频震动洗脸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