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47403.9 | 申请日: | 2016-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3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平尾基裕;田边有未;汤野治;片山茂郎;李友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 |
| 代理公司: | 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一种缸装置,在外筒(3)与内筒(2)之间设有中间筒(17)。中间筒(17)在与内筒(2)之间形成供电流变流体即工作流体(20)流动的通路(18)。经由电极连接装置(21)向中间筒(17)供给电压。该情况下,在中间筒(17)设有环部件(30),在环部件(30)形成有朝外筒(3)延伸的延伸部(32)。作为对中间筒(17)赋予电压的赋予部的电极销(29)插入环部件(30)的延伸部(3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缓冲例如汽车、铁路车辆等车辆的振动的缸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对于汽车等车辆,在车身(弹簧上)侧与各车轮(弹簧下)侧之间设有以液压缓冲器为代表的缸装置。这里,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结构:在使用了电流变流体的减振器(缓冲器)中,经由压缩弹簧对电极(electrode)赋予电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2013013488A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仅使构成电压的赋予部的压缩弹簧在缓冲器的储液室内朝构成中间筒的电极(electrode)突出。因此认为:由于在储液室流通的流体的流体力仅直接施加于压缩弹簧或由于车辆行驶时的振动等的影响,而难以经由压缩弹簧向电极(electrode)良好地传输电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装置,其能够提高从赋予部向中间筒赋予电压(电场)或磁场时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缸装置形成如下结构,即,具有:内筒,封入有流体的性状根据电场或磁场而变化的功能性流体,在内部插入有杆;外筒,设于该内筒的外侧;构成电极或磁极的中间筒,设于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在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通路,该通路供所述功能性流体根据所述杆的进退移动而从轴向的一端侧朝另一端侧流动;储液室,形成于所述中间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封入有所述功能性流体及工作气体;导杆,以将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一端封闭的方式设置,支承所述杆;赋予部,对所述中间筒赋予来自电场供给部或磁场供给部的电场或磁场;在所述中间筒的外周侧设有朝所述外筒延伸的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内,以电接触的方式插入有所述赋予部。
根据本发明的缸装置,能够提高从赋予部向中间筒赋予电压(电场)或磁场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缸装置的缓冲器的纵剖面图;
图2是表示外筒、中间筒、电极连接装置等的从图1中的II-II方向观察的横剖面图;
图3是表示电极连接装置的电极销、环部件的延伸部等的图2中的(III)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极连接装置的电极销、环部件的延伸部等的从与图3相同的方向观察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极连接装置等的从与图2相同的方向观察的横剖面图;
图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极连接装置等的从与图2相同的方向观察的横剖面图;
图7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赋予部、导通单元等的要部剖面图;
图8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赋予部、导通单元等的要部剖面图;
图9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赋予部、导通单元等的要部剖面图;
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极连接装置等的从与图2相同的方向观察的横剖面图;
图11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极连接装置等的从与图2相同的方向观察的横剖面图;
图12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赋予部、导通单元等的要部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7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管网智能井盖
- 下一篇:一种井盖中电子设备的防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