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蔽导电路径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47074.8 | 申请日: | 2016-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2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萩真博;井上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R4/64;H02G3/30;H05K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导电 路径 | ||
防止屏蔽壳对包覆电线的损伤。一种屏蔽导电路径,具备:用筒状的编织线(14)将包覆电线(11)包围的形态的导电路径主体(10);使包覆电线(11)贯穿的合成树脂制的内保持件(20);金属制的屏蔽壳(40),其能收纳内保持件(20),并固定有编织线(14);锁孔(46),其形成于屏蔽壳(40)的周面;以及锁臂(34),其形成于内保持件(20),通过与锁孔(46)卡止从而将内保持件(20)和屏蔽壳(40)锁定为组装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蔽导电路径。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屏蔽导电路径,具备:用筒状的编织线将包覆电线包围的形态的导电路径主体;使包覆电线贯穿的合成树脂制的内保持件;以及收纳内保持件的金属制的屏蔽壳,屏蔽导电路径将编织线的末端部连接到屏蔽壳。该屏蔽导电路径通过使形成于内保持件的矛状部与形成于屏蔽壳的矛状部卡止部卡止,从而内保持件和屏蔽壳锁定为组装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528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発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上述的屏蔽导电路径,包覆电线相对于内保持件的插通方向和内保持件相对于屏蔽壳的组装方向为相反方向,在屏蔽壳的外部进行包覆电线和内保持件的组装。因此,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使包覆电线插通于没有收纳内保持件的屏蔽壳。但是,形成于屏蔽壳的矛状部卡止部成为向屏蔽壳的内周侧突出的形态,因此有可能该矛状部卡止部会损伤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部。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目的是防止屏蔽壳对包覆电线的损伤。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屏蔽导电路径的特征在于,具备:
用筒状的屏蔽构件将包覆电线包围的形态的导电路径主体;
使所述包覆电线贯穿的合成树脂制的内保持件;
金属制的屏蔽壳,其能收纳所述内保持件,并固定有所述屏蔽构件;
锁孔,其形成于所述屏蔽壳的周面;以及
锁臂,其形成于所述内保持件,具有能卡止于所述锁孔的锁定突起,并将所述内保持件和所述屏蔽壳锁定为组装状态,
所述锁臂具有在所述内保持件的外表面立起的腿部和从所述腿部延伸出的臂部,所述锁定突起朝内突出设置于所述臂部的顶端部。
发明效果
作为将内保持件和屏蔽壳锁定为组装状态的方式,在屏蔽壳的周面形成有锁孔。因为锁孔不从屏蔽壳的内周突出,所以包覆电线即使与屏蔽壳的内周面滑接,也不可能被屏蔽壳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屏蔽导电路径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屏蔽导电路径的俯视图。
图3是屏蔽导电路径的侧视图。
图4是屏蔽导电路径的仰视图。
图5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6是屏蔽壳的后视图。
图7是图6的B-B线剖视图。
图8是内保持件的侧视图。
图9是图8的C-C线剖视图。
图10是内保持件的后视图。
图11是图10的D-D线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7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