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罩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6251.0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0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吉永慎吾;石岛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B2/18 | 分类号: | F16B2/18;F16B2/08;F16D3/8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罩 | ||
保护罩带(31)具备通过将带板状构件(32)的两端部(33、34)的内周面彼此以重叠的方式接合而将带板状构件(32)成形为环状的带主体(35)、以及附设于带主体(35)的接合部(36)并将长方形构件(37)成形为圆弧状的杆(38),通过将杆(38)的端部作为支点折回而使杆(38)与带主体(35)重叠从而使带主体(35)缩径,由此对配置于带主体(35)的内侧的等速万向联轴器用保护罩进行紧固,其中,在杆(38)的端部的支点侧部位(41)设置有沿着杆板厚方向的两级的倒角部(42、4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罩带,其安装于机动车、各种工业机械中组装的固定式以及滑动式等速万向联轴器,将用于防止来自联轴器外部的异物进入、来自联轴器内部的润滑剂泄漏的保护罩紧固。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从机动车的发动机向车轮等速地传递旋转力的机构来使用的等速万向联轴器有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和滑动式等速万向联轴器这两种。上述两种等速万向联轴器具备如下结构:将驱动侧与从动侧的两轴连结,即使这两轴具有工作角也能够等速地传递转矩。
从机动车的发动机向驱动车轮传递动力的驱动轴需要应对因发动机与车轮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产生的角度位移和轴向位移。因此,通常,驱动轴具备如下结构:在发动机侧(内盘侧)装备有滑动式等速万向联轴器,并且在驱动车轮侧(外盘侧)装备有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通过轴将两者的等速万向联轴器连结。
在这些滑动式等速万向联轴器或者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中,为了防止封入联轴器内部的润滑剂的泄漏并且防止来自联轴器外部的异物进入,而在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与轴之间装配有保护罩。这种保护罩由金属制的保护罩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紧固而固定于外侧联轴器构件以及轴,从而确保密封性。
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保护罩带被称作单触式,具备通过将带板状构件的两端部接合而成形为环状的带主体、以及附设于该带主体的接合部并将长方形构件成形为圆弧状的杆。
该保护罩带的组装如下所述。首先,在保护罩带的组装之前,将保护罩的端部安装于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或者轴。此时,在保护罩的端部的外侧配置保护罩带。
在该状态下,在保护罩带中,以杆的基端部作为支点而折回,通过使该杆与带主体重叠从而使带主体缩径。通过该带主体缩径了的保护罩带,将保护罩的端部紧固固定于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或者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61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一般在单触式的保护罩带中,当以杆的基端部作为支点而折回时,带主体的抵接部分沿着杆的基端部弯折。此时,若在杆的基端部的支点侧部位形成棱边,则与棱边抵接的带主体的抵接部分处的曲率半径变小,从而在带主体的抵接部分局部地产生应力集中。
当产生这种局部的应力集中时,在进行等速万向联轴器的评价测试的基础上将保护罩带再利用时,在重复杆的折回的情况下,存在因金属疲劳而导致带主体在杆的基端部的支点侧部位附近断裂的可能性。
为了缓和上述这样的局部的应力集中,防止因杆的折回的反复而导致的带主体的断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保护罩带中,在杆的基端部的支点侧部位将棱边除去,将该支点侧部位形成为曲面形状。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保护罩带中,在杆的基端部的支点侧部位将棱边除去,将该支点侧部位形成为曲面形状,因此需要滚筒抛光或者喷丸加工等棱边处理。其结果是,保护罩带成本变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缓和局部的应力集中、降低因杆的反复折回导致的金属疲劳从而防止带主体的断裂,同时通过简单的手段实现成本降低的保护罩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6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