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5383.1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0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哲也;川久保昌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16K11/04 | 分类号: | F16K11/04;B60H1/32;F16K11/044;F16K11/048;F16K27/00;F16K31/04;F25B4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张丽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 ||
集成阀构成供规定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的一部分。该集成阀的第一阀芯(72)通过向一轴心的轴向移动而切换为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第一连通状态是使第一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连通而堵塞第二入口通路的连通状态,第二连通状态是使第二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连通而堵塞第一入口通路的连通状态。另外,集成阀的第二阀芯(74)通过向上述轴向移动而切换为开放状态和节流状态,开放状态是使来自第三入口通路的规定流体向第二出口通路流动的状态,节流状态是与该开放状态相比对来自第三入口通路的规定流体的流动进行节流且使规定流体向第二出口通路流动的状态。另外,集成阀的阀动作部(76)通过使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向上述轴向移动而切换为第一动作状态和第二动作状态,第一动作状态是将第一阀芯设为第一连通状态并且将第二阀芯设为开放状态的动作状态,第二动作状态是将第一阀芯设为第二连通状态并且将第二阀芯设为节流状态的动作状态。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是基于2015年8月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5-153376号,且将其记载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了多个阀机构的集成阀。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在供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中需要多个阀机构的结构。例如,这样的流体循环回路包含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该专利文献1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作为上述流体循环回路的供制冷剂循环的热泵回路,该热泵回路能够切换为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用的路径和制热用的路径。
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设置于室外且一体地构成的冷凝用热交换部、过冷却用热交换部以及储液部。并且,该制冷循环装置为了切换热泵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流通路径而具有多个控制阀门。例如制冷循环装置作为多个控制阀门(即,阀机构)中的一个控制阀门具有设于旁通配管的旁通配管用开闭阀,该旁通配管使制冷剂以绕过过冷却用热交换部的方式流动。
该旁通配管用开闭阀在制热时(即,加热运转模式时)打开旁通配管,使制冷剂从储液部流出且绕过低温处理部和蒸发器。
另外,储液部起到气液分离器兼贮液器的功能,在制热时,与储液部分体地设置的储存器用于气液分离器兼贮液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03199号公报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的制冷循环装置能够切换为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用的路径和制热用的路径。然而,专利文献1的制冷循环装置为了该路径的切换而需要多个控制阀门,该各个控制阀门需要切换操作。此外,这样的情况不限定于热泵回路,在具有控制阀门(例如,阀机构)的流体循环回路中都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目的在于,在流体循环回路中减少控制阀门的数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本发明的集成阀是构成供规定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的一部分的集成阀,具备:
主体部,该主体部形成有第一入口通路、第二入口通路和第三入口通路、以及第一出口通路和第二出口通路,第一入口通路、第二入口通路和第三入口通路供规定流体流入,第一出口通路和第二出口通路供规定流体流出;
第一阀芯,该第一阀芯被收容于主体部内,通过沿一轴心的轴向移动而切换为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其中,第一连通状态是使第一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连通而堵塞第二入口通路的连通状态,第二连通状态是使第二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连通而堵塞第一入口通路的连通状态;
第二阀芯,该第二阀芯被收容于主体部内,通过沿轴向移动而切换为开放状态和节流状态,其中,开放状态是使来自第三入口通路的规定流体向第二出口通路流动的状态,节流状态是与开放状态相比对来自第三入口通路的规定流体的流动进行节流且使该规定流体向第二出口通路流动的状态;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5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