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缸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4675.3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0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柴原和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40 | 分类号: | F16F9/40;F16F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思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装置 | ||
提供一种缸体装置,其能够保持空气的排出性,同时能够简化空气排出构造且使组装和加工的作业性良好,从而消除成本等问题。在缸体装置(1a)中,在前侧端板(4)与缸体(3)之间具备前侧环状盘(40),在该前侧环状盘(40)上设置有缸体侧开口(45),在前侧环状盘(40)上设置有与缸体侧开口(45)连通的储液室侧开口(48),在前侧端板(4)与前侧环状盘(40)之间,形成有限制彼此相对旋转的旋转限制部(27、43)。由此,能够保持空气的排出性,同时能够简化空气排出构造且使组装和加工的作业性良好,从而对削减成本做出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用于例如铁道车辆等的减振器的缸体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作为减振器的缸体装置,已经为了能够应对所要求的衰减力特性和所安装的对象车辆而提出了各种构造,但是在将该缸体装置用于例如铁道车辆的情况下,因为与用于汽车的情况相比进行大行程的情况较少,所以很难排出空气,需要想办法排出该空气。
例如,在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中,作为多筒式横置液压缓冲器,公开了如下结构的缓冲器:利用端板封闭同心地配置的外筒及内筒的两端,从而将两者之间构成为封入有液体和气体的环状的储液器,在所述内筒的至少一端部与所述端板的嵌合部的周围,配设有在安装状态下将处于上部侧的所述内筒内的液室的角部处滞留的气体向所述储液器排出的环状通路及衰减力产生用阻尼孔,其中,所述环状通路利用连通路径与该内筒内的液室连通,所述连通路径设置在所述内筒的端部的上方侧部位与所述端板的嵌合部的凹部底之间,所述阻尼孔在所述端板的始终处于液体中的部位与所述环状通路及所述储液器连通地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36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在端板的嵌合部设置有作为连通路径的凹部底和节流孔,故而需要轴向长度,所以从成本及重量的角度来看并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缸体装置:其能够保持空气的排出性,同时能够简化空气排出构造且使组装和加工的作业性良好,从而消除成本等问题。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缸体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缸体;活塞,其可滑动地嵌装在所述缸体内;外筒,其配置在所述缸体的外周侧,在所述外筒与所述缸体之间形成有储液室;端部部件,其封闭所述缸体的端部及所述外筒的端部;环状盘,其设置在所述端部部件与所述缸体之间;在所述环状盘上、或者在所述端部部件与所述环状盘之间,设置有向所述缸体内开口的缸体侧开口,在所述环状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缸体侧开口连通且向所述储液室内开口的储液室侧开口,在所述端部部件与所述环状盘之间,形成有限制彼此相对旋转的旋转限制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缸体装置,能够保持空气的排出性,同时能够简化空气排出构造且使组装和加工的作业性良好,从而削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前侧端板的周边构造的剖视图。
图3是从缸体侧观察图2的前侧端板的周边构造的向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前侧端板,(a)是沿着(b)的A-A线的剖视图,(b)是从缸体侧观察的向视图。
图5是前侧环状盘的俯视图。
图6是前侧副环状盘及后侧副环状盘的俯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后侧端板的周边构造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4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