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险杠梁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2404.4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8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阿马尔·拉金德拉·贾达夫;约瑟夫·马修·亚尔多;什里康德·古贾尔;约翰·J·卡伊托;杰斯里·梅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纳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00;B60R19/02;B60R19/04;B60R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源;王艳江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杠 | ||
一种保险杠梁,该保险杠梁包括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各自在顶端与底端之间延伸。外部部分或内部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一对几何特征部,该对几何特征部中的每一者以彼此间隔开的关系布置并且布置成与顶端或底端中相应的一者相邻。顶壁和底壁各自从几何特征部中的一个几何特征部延伸至外部部分或内部部分的另一者,以将保险杠梁的外部部分和内部部分互相连接。几何特征部可以在尺寸和形状上变化,以改变和调整保险杠梁的能量吸收特性,并且最终提供对广泛的车辆应用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保险杠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该PCT专利申请要求于2015年7月21日提交的标题为“Bumper Beam(保险杠梁)”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194,960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被认为是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关于联邦资助研究的声明
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车辆保险杠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梁。
背景技术
已知车辆保险杠组件用于提供能量吸收特性。典型的车辆保险杠组件包括保险杠梁和一对溃缩盒。溃缩盒被定位在车身结构的框架构件的端部上,并且还被固定至保险杠梁上以便吸收具有一定的预定值的冲击载荷,从而减少或消除车身的框架构件的变形。
保险杠组件总体上包括保险杠梁,保险杠梁通常横跨车辆的前部或后部横向地延伸,并且通常被设置成用于在前部或后部冲击期间吸收能量。这样的保险杠梁布置在装饰品覆盖物或仪表板的下方,并且如上所述直接地安装至车辆框架构件或者通过溃缩盒安装至车辆框架构件。溃缩盒被设计成在这种前部或后部冲击下折叠。
目前的保险杠梁设计和制造方法存在若干问题。一般而言,每个车辆型号或市场细分可能需要单独且独特设计的保险杠梁来满足所需的性能特性和必要的政府法规,较重且较大的车辆通常比较轻的车辆需要更坚固的设计。另外,目前的保险杠梁设计通常相当复杂,并且在保险杠梁中包括多个横肋和其他支承结构以满足必要的性能和监管要求。这样的设计需要复杂的工具来制造保险杠梁,这会增加与改变保险杠梁设计以匹配和适应车辆细分设计的变化的有关的工具成本。另外,目前的保险杠梁倾向于比所期望的更重,特别是在试图保持期望的性能特性的同时使燃料效率最大的情况下。
因此,对于下述保险杠梁的设计仍然存在显著的和持续的需求:该保险杠梁可以被快速且成本有效地设计和修改以在广泛的车辆细分上使用并且该保险杠梁将允许较低的制造和组装成本以及在较轻重量的组件中改善的能量吸收特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主题公开的保险杠梁包括外部部分和内部部分,外部部分和内部部分各自在顶端与底端之间延伸。外部部分或内部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包括一对几何特征部,所述一对几何特征部中的每一者以彼此间隔开的关系布置并且布置成与保险杠梁的相应顶端或底端相邻。顶壁和底壁各自从几何特征部中的一个几何特征部延伸至外部部分或内部部分的的另一者,以将保险杠梁的外部部分和内部部分互相连接。
保险杠梁的几何特征部可以在尺寸和形状上变化,以改变和调整保险杠梁的能量吸收特性,并且最终提供在与现有技术的保险杠梁相比时在广泛的不同车辆细分上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的保险杠梁。此外,几何特征部提供了下述保险杠梁:该保险杠梁与先前的设计相比包括独特的横截面或设计几何形状以允许具有较轻重量的保险杠梁并且该保险杠梁能够分配冲击的能量以防止保险杠梁的断裂。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以及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更加明显。下面将对附带详细描述的附图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附接至一对溃缩盒的保险杠梁的保险杠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保险杠组件的替代性布置的立体图,示出了不具有一对溃缩盒的保险杠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纳国际公司,未经麦格纳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2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