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刷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42389.3 | 申请日: | 2016-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7046B9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明间洋子;木村笃人;奥田靖;村田善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狮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46D1/05 | 分类号: | A46D1/05;A46B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牙刷 | ||
1.一种牙刷,其具有在刷头部的植毛面植入多束毛束而形成的刷毛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束具备锥形毛,
所述锥形毛在尖端部分设置有其直径随着靠向尖端而缩小的锥形部,且通过具有下述工序(a1)及下述工序(b1)的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最大应力B1相对于最大应力A1之比B1/A1为1.0~1.9,
(a1)以使在刷毛部尖端上施加的负荷为200g的方式,在半径85mm的球面上摩擦所述刷毛部,测量此时在所述植毛面的面方向上的所述锥形毛尖端相对于基部的位移量x1(mm),
(b1)对使锥形毛尖端在垂直于所述锥形毛的轴向的方向上仅位移所述位移量x1(mm)的状态进行工程学模拟,计算出所述锥形毛在相比锥形部,更靠向基部的位置产生的最大应力A1和在锥形部产生的最大应力B1,
所述锥形毛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形成,
所述锥形毛在工序(b1)中在锥形部和在与锥形部相比靠基部的两处有应力集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部的长度为3~11.5mm,
所述锥形毛中的基部与锥形部的边界位置与所述植毛面的位置同等,或所述基部位于植毛面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锥形部的尖端相距0.1mm的部分的直径在0.07mm以下。
4.一种牙刷,其具备在刷头部的植毛面植入多束毛束而形成的刷毛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束具备用毛,
所述用毛在与距离用毛尖端0.1mm的位置相比靠向基部处,设置有横截面积为基部横截面积的14%以下的细径部,并且具有从所述基部向着尖端延伸的、横截面积比所述细径部大的区域,
所述用毛为设置有其直径随着靠向尖端而缩小的锥形部的锥形毛,在所述锥形部具有所述细径部,
所述用毛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形成,
所述用毛在对使所述用毛尖端在垂直于所述用毛的轴向的方向上仅位移位移量x2(mm)的状态进行工程学模拟时,在基部近旁和在与其相比尖端侧的细径部或者细径部近旁有应力集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毛中,通过具有下述工序(a2)及下述工序(b2)的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最大应力A2与最大应力B2,满足A20且B20,
(a2)以使在刷毛部尖端上施加的负荷为200g的方式,在半径85mm的球面上摩擦所述刷毛部,测量此时在所述植毛面的面方向上所述用毛的尖端相对于基部的位移量x2(mm),
(b2)对使用毛尖端在垂直于所述用毛的轴向的方向上仅位移所述位移量x2(mm)的状态进行工程学模拟,计算出所述用毛在最靠向基部产生的应力集中部的最大应力A2和在与其相比靠向尖端侧产生的应力集中部的最大应力B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毛中,通过具有下述工序(a2)及下述工序(b2)的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最大应力A2与最大应力B2,满足B2≥A2>0,
(a2)以使在刷毛部尖端上施加的负荷为200g的方式,在半径85mm的球面上摩擦所述刷毛部,测量此时在所述植毛面的面方向上所述用毛的尖端相对于基部的位移量x2(mm),
(b2)对使用毛尖端在垂直于所述用毛的轴向的方向上仅位移所述位移量x2(mm)的状态进行工程学模拟,计算出在所述用毛中最靠向基部产生的应力集中部的最大应力A2和在与其相比靠向尖端侧产生的应力集中部的最大应力B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狮王株式会社,未经狮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23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升降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推料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