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空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42201.5 | 申请日: | 201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8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亘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B60H3/06;F24F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习冬梅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器 空气吸入口 可携式 机器本体 吹出口 内侧罩 外观罩 支持体 离子 装卸自如 开口 | ||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容易进行小改款,且可由使用者侧改变外观的可携式空气净化器。可携式空气净化器(1)包含:机器本体(10),具有构成形成有空气吸入口(14)及离子吹出口(12)的内侧罩体的内部支持体(13),且单独作为空气净化器发挥功能;以及外观罩体(30),其形成有与空气吸入口(14)及离子吹出口(12)对应的空气吸入口(33)、开口(31b),且决定空气净化器(1)的外观;外观罩体(30)是安装于包含内部支持体(13)的内侧罩体的外侧,且相对于机器本体(10)装卸自如地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空气净化器,将包含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活性种的空气或生成活性种的离子供给至空间,净化该空间的空气,更详细而言,是关于一种可携带的可携式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已提案有多种具备了产生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活性种、或产生生成该活性种的离子的活性种产生装置的空气净化器,亦提案有可带入车内使用的可携式空气净化器。
例如,于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具有产生生成活性种的正离子与负离子的一者或其两者的离子产生装置(活性种产生装置),且可设置于饮料架的车载用空气净化器。又,于专利文献2中揭示具有产生臭氧的臭氧产生器(活性种产生装置)的除了设置于饮料架的纵设以外,也可以进行躺卧的横设的空气调和机(空气净化器)。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964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5-141000号公报」。
然而,以往在小型的电子设备中,通常,由于零件个数的削减或空间效率的关系,而于决定外观设计的壳体(外壳)的内侧面上,进行设计担负用以确保机器本来性能的内部零件的作用的结构。特别是,在如所述的可携式空气净化器中,为了确保其尺寸,壳体一般以不仅外观也担负内部结构的方式构成。
然而,在如此的现有构成中,即使为了进行制品的小改款而换新外观,也因壳体也担负掌管性能的内部零件的作用,故无法简单改变,每次必须基于性能本身进行评估。因此,多数情况无法实现以小改款减少设计要素发售新制品的原本目的,结果大多仅能局限于颜色的改变或涂装等的加饰。
另外,通常使用者无法简单进行分离壳体与内部零件,使得使用者无法简单更换壳体。然而,若使用者可自主更换壳体,则可更换成使用者喜爱的外观。
本申请案发明是鉴于此种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空气净化器,可容易进行小改款且可由使用者侧改变外观。
本发明的一样态的可携式空气净化器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的内侧罩体、且单独作为空气净化器发挥功能的机器本体、以及形成与所述空气吸入口及所述空气吹出口对应的开口且决定该空气净化器的外观的外侧罩体,所述外侧罩体安装于所述内侧罩体的外侧,且对所述机器本体装卸自如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样态,因可仅新开发外侧罩体简单地进行小改款,另外可从机器本体简单地卸下外侧罩体,故发挥可由使用者侧更换外侧罩体,即可改变空气净化器的外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可携式空气净化器收纳于车内的饮料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自斜上方观察所述空气净化器中的机器本体的右侧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所述空气净化器中的外观罩体的图,(a)是自斜上方观察下部罩体的立体图,(b)是自斜下方观察下部罩体的立体图,(c)是自斜上方观察上部罩体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于所述机器本体安装上部罩体与下部罩体的情况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2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味提供装置
- 下一篇:抗微生物制品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