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1538.4 | 申请日: | 201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2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若林秀治;布赖恩·亚历山大·马丁;津田信一郎;尤西·塔帕尼·卡赫塔瓦;内山博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周磊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装置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通信装置和控制通信装置的方法。根据一个示例,通信装置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和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初始化阶段期间从接收到的信息识别预定优先级,该预定优先级用于使向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和从移动通信网络接收表示数据的信号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同步,预定优先级包括全球导航信号、区域导航信号、以及从另一通信装置接收的同步信号中的至少一项,全球导航信号和区域导航信号具有比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的同步信号高的优先级,并且基于根据预定优先级选择的全球导航信号、区域导航信号、以及从其他通信装置接收的同步信号中的一个,来控制发送器和接收器以同步发送和接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装置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提供其中通信装置可以选择适当的全球同步系统的布置。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考虑关于D2D和V2X通信系统的情况。
背景技术
本文提供的“背景技术”描述是为了总体上呈现本公开的上下文的目的。目前提及的发明人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范围内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作为现有技术或可能不构成技术现状的部分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也不暗示承认作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或技术现状。
诸如基于3GPP定义的UMTS和长期演进(LTE)体系结构的移动电信系统能够支持比前几代移动电信系统所提供的简单语音和消息收发服务更复杂的服务。例如,随着由LTE系统提供的改进的无线电接口和增强的数据速率,用户能够在移动通信装置上享受诸如视频流和视频会议的高数据速率应用,这些应用以前只能经由固定线路数据连接可用。
因此,部署第四代网络的需求是强烈的,并且这些网络的覆盖范围(即可以接入网络的地理位置)正在迅速增加,并且预计将继续增加。然而,尽管第四代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预计大大超过前几代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但是网络容量和这些网络可以服务的地理区域仍然存在限制。例如,在网络正在经历通信装置之间的高负载和高数据速率通信的情况下,或者当需要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但是通信装置可能不在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的情况下,这些限制可能是特别关联的。为了解决这些限制,在LTE版本12中引入了LTE通信装置执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能力。
D2D通信允许处于紧密接近的通信装置彼此直接通信,无论是在覆盖区域之内还是之外时或者当网络发生故障时。这种D2D通信能力允许处于紧密接近的通信装置彼此通信,尽管它们可能不在网络的覆盖区域内。例如,通信装置在覆盖区域内外均进行操作的能力使得融合了D2D能力的LTE系统非常适合诸如公共安全通信的应用。公共安全通信需要高度的稳健性,由此设备可以在拥塞网络中以及在覆盖区域之外时继续相互通信。
移动电信系统的其他类型的相对较新的协议、特征、布置或设置包括例如中继节点技术,其可以在吞吐量和/或地理覆盖范围方面扩展基站或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另一个节点的覆盖范围。也可以提供小小区(small cell),其中,小小区可以由基站控制或作为具有有限覆盖范围(地理上或在由小小区接受的终端中,例如只有与特定客户/公司账户相关的终端可以连接到它)的基站运行。因此,现在可以在移动电信系统中使用各种技术,其中的一些是可替代的以及其他的兼容技术。
与此同时,汽车相关通信的发展已出现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通信有时可以被称为车辆对外界(V2X)通信,其可以指代以下的任何一个或组合:车辆对车辆(V2V)通信、车辆对基础设施(V2I)、车辆对行人(V2P)通信、车辆对家(V2H)通信以及任何其他类型的车辆对某物通信。它们使车辆能够与其环境进行通信,例如与另一辆车、交通信号灯、平交(铁路)道口、安装在道路附近的基础设施、行人、骑自行车者等。在典型的V2I场景中,V2I通信用于碰撞预防,驾驶员警报和/或其他交叉口相关的活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启用V2X的终端必须找出相关的RSU来连接和交换信息。更一般地说,这一套新技术能够实现车辆运输功能、安全功能、环保汽车驾驶和/或管理的多种功能,并且还可以助于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汽车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1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