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绳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1476.7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8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晋也;肥田政彦;村井道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7/06 | 分类号: | B66B7/06;D07B1/02;D07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绳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电梯绳索具备:绳芯,其具有由合成纤维构成的负载承担部和覆盖负载承担部的外周的包覆部;以及多根钢制股线,其由绞合线构成,卷绕在绳芯的外周。负载承担部的合成纤维的纤维间空隙率为17%以下。绳芯在被赋予1%的拉伸应变时产生50MPa以上的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合成纤维制绳芯的电梯绳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绳索中,配置芯绳作为绳索中心的绳芯。芯绳通常构成为将3根芯绳股线相互捻合而成的三股绳。各芯绳股线由大量的纱线构成。各纱线是将纤维捆扎而构成的。在芯绳的外周捻合有多根钢制股线。
在像这样构成的电梯绳索中,钢制股线起到承担沿电梯绳索的长轴方向施加的负载的作用,芯绳起到保持电梯绳索的形状的作用。
施加在电梯绳索上的负荷有轿厢的重量、平衡配重的重量以及电梯绳索自身的重量。在高层的建造物中,由于轿厢的升降距离长,因而所使用的电梯绳索的长度也增长。若电梯绳索的长度增长,则电梯绳索自身的重量的影响增大,因而轿厢的最大升降距离受到绳索的强度和绳索的重量的限制。即,为了增大轿厢的升降距离,需要质量比强度(强度/每单位长度的重量)更高、轻量且高强度的绳索。
对此,在现有的混合绳索中,以构成绳索中心的纤维绳索的编织节距为L、高强度合成纤维绳索的直径为d时,将L/d的值设定为6.7以上,由此可提高纤维的强度利用率。强度利用率是指合成纤维绳索的拉伸强度相对于合成纤维的拉伸强度的比例。与在绳芯中配置有IWRC(Independent Wire Rope Core,独立钢丝绳芯)的绳索相比,这样的混合绳索是轻量的,且具有同等以上的拉伸强度(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在现有的合成纤维绳索中,将分别具有由合成纤维制的经线和纬线织成的筒状织物和在筒状织物内拉齐的多根合成纤维的芯材的多根股线相互捻合或组合。由此可提高强度利用率(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787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118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通常,电梯绳索在其断裂强度的大致10%的负载负荷范围内使用,此时绳索整体在拉伸方向的应变约为1%或小于1%。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混合绳索中,尽管强度利用率高,但在拉伸方向产生1%应变时的负载是很微小的。因此,在作为电梯绳索使用的情况下、即在断裂强度的10%的负载负荷范围内使用的情况下,几乎不具有合成纤维绳索承担电梯绳索的负载的效果。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合成纤维绳索中,基于同样的理由,在拉伸方向产生1%应变时的负载也低,因此,即使将专利文献2的合成纤维绳索作为电梯绳索的绳芯使用,事实上也是钢制股线承担大部分的负载,缺乏使该绳芯承担负载的效果。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电梯绳索及其制造方法,其能够使绳芯承担更大的负载,能够降低钢制股线的截面积相对于绳索截面积的比例,由此能够谋求整体的轻量化和质量比强度的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绳索具备:绳芯,其具有由合成纤维构成的负载承担部和覆盖负载承担部的外周的包覆部;以及多根钢制股线,其由绞合线构成,卷绕在绳芯的外周;负载承担部的合成纤维的纤维间空隙率为17%以下,绳芯在被赋予1%的拉伸应变时产生50MPa以上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1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装置、输送装置和被引导部件
- 下一篇:用于电梯的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