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混合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1227.8 | 申请日: | 2016-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6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崔彰洵;朴海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SK电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32 | 分类号: | H04W16/32;H04W16/28;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刘久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混合 波束 成形 无线通信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通过波束成形配置基站之间的无线回程时通过基于波束成形信号生成接收状态信息和干扰信息或位置信息来形成无线回程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减少在混合波束成形结构中由旁瓣(sidelobe)引起的对终端的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讨论仅仅是为了提供本实施方式的背景信息,并不构成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与过去无线电通信围绕语音业务开展服务不同,随着用于提供多媒体服务的第三代/第四代(3G/4G)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用于每秒传输数百兆字节(Mbps)或更多的回程链路的数目正在逐渐增加。另外,随着诸如5G移动通信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出现,每秒千兆字节(Gbps)或更多的无线传输的必要性正在增加,使得有助于确保数百MHz或更高带宽的毫米波段的频率正引起关注。另外,3G合作项目(3GPP)开始关于标准化的讨论。以这种方式,公司和机构之间,进行了关于5G要素技术开发和5G标准技术的大量讨论。
这里,毫米波表示频率为30Ghz或更高(30至300GHz)的电磁波。当前,考虑将28GHz、38GHz、60GHz、70GHz等作为将用于5G移动通信网络的频率。
这样的毫米波段与现有的4G频带相比,表现出更大的传输损耗和更低的衍射特征,因此,在无线传输中通常使用利用多个天线将无线电波向着所期望方向集中的波束成形技术。
此外,采用这样的毫米波的5G移动通信需要大量的小小区来覆盖因高传输速率和低衍射特征而造成的许多阴影区域。因此,考虑到资本支出(CAPEX)和运营费用(OPEX),增加了低价小小区的必要性。
然而,当使用有线传输网络将数据从小小区回传到宏小区时,与低价的小小区分开地构建有线网络需要大量的成本。
作为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使用相同的频率/时间资源的同时,根据波束成形技术将宏小区基站(BS)和小小区BS之间的无线回传以及BS和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分开的自回传技术正引起关注。
在一般的无线回传中,BS之间的回传频带和用于终端的频带不同,以防止干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必须指派用于回传的预定频率资源,因此小小区BS的频率容量减小。另一方面,由于基于波束成形的高指向性,因此导致毫米波段能够进行使用相同频率/时间资源的回传。
然而,即使在宏小区BS和小小区BS之间实现基于波束成形的无线回传,每个小区与终端之间也存在干扰的问题。
由于宏小区BS在比小小区BS相对更大的范围内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因此从宏小区BS的角度来看,小小区BS和与小小区BS连接的终端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的差异微不足道,因此,即使当基于波束成形来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时,也发生干扰。在宏小区BS以高发射功率发射无线回传波的下行链路中,这个问题更严重。
换句话讲,在基于波束成形的无线回传期间,存在针对从小小区BS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终端的干扰因素。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基于波束成形信号生成接收状态信息和干扰信息或位置信息来连接无线回程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和设备能够在针对宏小区BS和小小区BS之间的无线回程进行波束成形处理期间,使对从小小区基站(BS)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终端的干扰最小化。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以上提到的目的,并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下描述将清楚地理解未提到的其它目的。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电信有限公司,未经SK电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1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