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尼阀和具备阻尼阀的缓冲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41183.9 | 申请日: | 2016-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0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萩平慎一;作田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KYB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F9/46 | 分类号: | F16F9/46;F16F9/34;F16K31/06;F16K3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具备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阀和具备阻尼阀的缓冲器。
背景技术
在阻尼阀中,存在在用于使安装在车辆的车身和车轴之间的缓冲器的阻尼力可变的可变阻尼阀中使用的阻尼阀。作为这样的阻尼阀,例如存在申请人之前提出了申请的阻尼阀(例如参照日本JP2014-173716A)。该阻尼阀包括:包围从缓冲器的缸体通向贮存器的口的环状阀座;层叠于阀座构件并且相对于环状阀座离位/落位而对口进行开闭的主阀芯;自口的上游分支的先导通路;设于先导通路的薄壁孔;与主阀芯的阀座相反侧相抵接的筒状的滑阀芯;在外周滑动自如地安装有滑阀芯且与滑阀芯一同在主阀芯的背面侧形成背压室的阀壳;设于先导通路的先导阀;以及用于调节先导阀的开阀压力的螺线管。该阻尼阀向背压室导入先导通路的比薄壁孔靠下游的二次压力,利用该二次压力向环状阀座侧推压主阀芯。
而且,在该阻尼阀中,先导阀设于背压室的下游,因此,在利用螺线管的推力调节先导阀的开阀压力时,将向背压室引导的二次压力控制为先导阀的开阀压力。
此外,像前述那样,以向环状阀座侧推压主阀芯的方式对主阀芯的背面作用二次压力。相对于此,从口的上游以使主阀芯自环状阀座离位的方式对主阀芯的正面作用压力。由此,在利用口的上游侧的压力使主阀芯自环状阀座离位的力大于利用二次压力向阀座推压主阀芯的力时,阻尼阀开阀。
在该阻尼阀中,通过控制二次压力,能够调节主阀芯的开阀压力。并且,在利用螺线管调节先导阀的开阀压力时,能够使阻尼阀对通过流路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的阻力可变,能够将缓冲器的阻尼力调整为期望的阻尼力。
发明内容
在该以往的阻尼阀中,调节先导阀的开阀压力,从而进行阻尼力调整。并且,在成为无法向螺线管通电的事态时,该先导阀自设于先导通路的阀座最大限度地后退,也作为封闭先导通路的阀座的下游的开闭阀发挥功能。
此外,在该阻尼阀中,设有自先导通路的先导阀的下游处的、先导阀的作为开闭阀发挥功能的部分的上游分支的失效通路。于是,在先导通路因先导阀自阀座的后退而被阻断时,通过利用设于失效通路的失效阀控制二次压力,从而将主阀芯的开阀压力设定为规定压力。因而,阻尼阀即使在失效时也能够利用失效阀控制背压室内的压力,产生阻尼力。
也就是说,在该阻尼阀中,采用如下构造的先导阀:将用于在正常时控制背压室内的压力的压力控制阀和用于在失效时阻断先导通路并使失效通路有效的开闭阀一体化而成的构造。通过利用由螺线管产生的推力控制开阀压力,以将先导通路的上游侧的压力和下游侧的压力之差保持为恒定的方式使先导阀与阀座之间的距离变大/变小,来发挥先导阀的作为压力控制阀的功能。此外,通过在先导阀自阀座最大限度地后退时先导阀与在先导通路的下游的内周设置的凸缘相抵接而封闭先导通路,来发挥先导阀的作为开闭阀的功能。在这样构成先导阀时,具有如下优点:利用单一的螺线管承担由压力控制阀进行的压力控制和由开闭阀进行的先导通路的开闭控制。
但是,若从先导通路的上游通过先导阀的流量增加,则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先导阀与凸缘之间的间隙的压力差变大,压力控制阀与开闭阀之间的压力上升而朝向凸缘侧推压先导阀,在正常时也向开闭阀关闭的失效状态转移。
此时,若流量减少,则从失效状态自动地向正常状态恢复。但是,在该失效状态下,压力控制阀的控制失效,背压室内的压力被失效阀支配,因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在直到恢复为正常状态为止的期间都无法调节阻尼力。
为了避免该现象,以绕过先导阀的方式设置失效通路即可,但成为失效通路与先导阀并列的构造。因此,若不事先使设于失效通路的失效阀的开阀压力高于利用先导阀的控制进行调整的上限压力,则先导阀的压力调整幅度变小。这样,如果要确保先导阀的压力调整幅度,则需要提高失效阀的开阀压力,因此,失效状态下的背压室的压力变得高于正常时的压力,就阻尼阀所产生的阻尼力而言,失效时大于正常时。这样,在该构造中产生了无法自由地设定失效状态的阻尼阀的阻尼力特性这样的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由地设定失效状态的阻尼力特性的阻尼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YB株式会社,未经KYB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1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备提醒功能的智能鼠标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多功能鼠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