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单元以及打印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39773.8 | 申请日: | 2016-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5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武志;高桥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41J15/04 | 分类号: | B41J15/04;B41J2/325;B41J3/54;B41J3/60;B41J29/00;B65H29/58;B65H29/6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婷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单元 以及 打印机 | ||
第一输送单元(130)设置于第一打印单元(110),第一打印单元(110)具备对从保持卷绕的长条状的记录介质的第一保持部(201)拉出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的第一记录部(203),第一输送单元(130)将从第一打印单元(110)排出的记录介质向与第一打印单元(110)重叠的第二打印单元(120)侧或与该第二打印单元(120)相反的一侧分配,第一输送单元(130)具备在暂时收容分配来的记录介质后将记录介质向引导路径(229)输送的输送辊对(225),利用分配部(226)将由输送辊对(225)输送的记录介质向第二打印单元(120)侧分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对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的打印机以及该打印机所使用的输送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基于从外部装置接受的记录指示对作为记录对象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的打印机。在这样的打印机中,不仅对记录介质的单面进行记录动作,还对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动作。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将卷绕状态的记录介质以规定的长度切断后使用。
具体而言,目前例如存在以下技术:在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的热敏打印机中,具备使对卷绕状态的记录介质进行保持的保持部或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的热敏头部旋转的翻转机构,通过利用该翻转机构使与热敏头部面对的记录介质的表背翻转,由此来对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动作(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另外,具体而言,目前例如存在以下技术:在具备多个热敏头部的热敏打印机中,具备使对卷绕状态的记录介质进行保持的保持部或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的热敏头部旋转的翻转机构,通过利用该翻转机构使与热敏头部面对的记录介质的表背翻转,由此来对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动作,其中,所述多个热敏头部是使用墨带等通常的消耗品进行通常的记录动作的热敏头部、以及进行用于设置对记录介质的表面进行保护的保护层或进行设置金/银/色箔的加工(贴箔)的特殊的记录动作的热敏头部那样的热敏头部(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
另外,具体而言,目前例如存在以下技术:在具备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的打印单元和翻转单元的打印机中,将单页纸状的记录介质保持于翻转单元,打印单元对长条状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且对单页状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动作(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3)。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32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93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550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现有的技术是使对卷绕状态的记录介质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一起翻转的机构,因此,存在装置大型化这样的问题。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现有的技术中,在保持部与热敏头部之间必须确保与该保持部的翻转连动的构件的移动空间,因此,存在装置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现有的技术中,在对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动作的情况下,在翻转单元将在单面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介质的表背翻转,使用与在表面进行了记录动作的记录部相同的记录部在该记录介质的背面进行记录动作,因此,存在直至对记录介质的双面完成记录动作为止花费时间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现有的技术中,对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动作,因此,需要翻转单元等专用于双面记录的结构,存在开发设计、制造花费成本这样的问题。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技术中,对进行记录动作的记录部和使该记录介质的表背翻转的翻转单元连动地进行控制,因此,必须进行专门的控制,存在开发设计花费成本这样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未经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9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 下一篇:在生皮或皮革上的升华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