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9476.3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8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和久;柿本佳秀;平川大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B11/12;B29C4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孔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利用具备一对模具的成型模具将层叠件预成型而制成预制件,进一步将所述预制件压缩成型而获得立体形状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述层叠件是将基体树脂组合物含浸于连续排列的多根增强纤维而得的多个片状的预浸料(X)和一个以上的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膜(Y)层叠而成的层叠件,其中,所述树脂膜(Y)中排除所述预浸料(X),
该层叠件包含预浸料(X)/预浸料(X)/树脂膜(Y)/预浸料(X)/预浸料(X)的5层构成的层叠单元,并且,当将第1层的预浸料(X)的纤维方向设为0°时,第2层、第4层和第5层的预浸料(X)的纤维方向分别为15~165°,且各层的纤维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第2层的预浸料(X)的纤维方向为85~95°,所述第4层的预浸料(X)的纤维方向为30~60°,所述第5层的预浸料(X)的纤维方向为12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作为所述层叠件,使用以下的层叠件:
该层叠件包含两个以上的所述层叠单元,并且以在厚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层叠单元之间夹持所述树脂膜(Y)的方式进行层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作为所述层叠件,使用以下的层叠件:
该层叠件包含相同的层叠构成的两个所述层叠单元,并且这两个层叠单元以各自的层叠顺序在厚度方向上形成对称的方式进行层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作为所述层叠件,使用以下的层叠件:
该层叠件包含所述第4层的纤维方向与所述第5层的纤维方向的角度之差为90°的层叠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将所述层叠件成型为无法展开成平面的立体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预浸料(X)所含的基体树脂组合物与所述树脂膜(Y)所含的树脂组合物的组成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树脂膜(Y)的厚度为0.1~1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作为所述预浸料(X),使用预浸布。
10.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获得将下述树脂层A~E依次层叠,在俯视时,树脂层A、B、D、E中的各自两个层间,增强纤维的纤维方向所成的角度中最小的角度为45°以下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树脂层A、B、D、E:由所述预浸料(X)形成,包含在一个方向上拉齐的增强纤维的树脂层,
树脂层C:由一个以上的所述树脂膜(Y)形成,不含在一个方向上拉齐的增强纤维的树脂层,所述树脂膜(Y)由树脂组合物形成,
当将所述树脂层A的增强纤维的纤维方向设为0°时,所述树脂层B、所述树脂层D和所述树脂层E的增强纤维的纤维方向各自为15~16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最小的角度为1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94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