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束控制部件、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8593.8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9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关晃伸;龙泽昌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0 | 分类号: | F21V5/00;F21K9/232;F21K9/69;F21V3/00;F21V5/04;G02B3/08;G02B5/00;G02B5/02;H01L33/58;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正见永申律师事务所 11497 | 代理人: | 黄小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束 控制 部件 发光 装置 照明 | ||
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入射区域、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以及连接面。在包含光轴及沿着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直线的剖面中,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的一部分的光由入射区域入射后,由以光轴为边界而与该入射区域同侧的第一反射面反射,并从该同侧的第二反射面射出。在剖面中,另一部分的光由入射区域入射、并按照以光轴为边界而与该入射区域同侧的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的顺序反射后,从该同侧的连接面射出,并由隔着光轴的相反侧的第一反射面或连接面再次入射后,从该相反侧的第二反射面射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光束控制部件、具有该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节能和环保的观点考虑,逐渐开始使用以发光二极管(以下,也称为“LED”)为光源的照明装置(例如LED灯泡),作为代替白炽灯或荧光灯的装置。但是,以LED为光源的以往的照明装置只向前方(来自光源的光的射出方向)射出光,无法如白炽灯或荧光灯那样向宽范围的方向射出光。因此,以往的照明装置无法如白炽灯或荧光灯那样利用来自顶棚或壁面的反射光在室内向广范围照射。
为了使以LED为光源的以往的照明装置的配光特性接近白炽灯或荧光灯的配光特性,提出了利用光束控制部件对来自LED的出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光束控制部件(光方向转换元件)具有:以与发光元件(LED部)的光轴相交的方式与发光元件相对地配置的入射面;配置在入射面的相反侧的呈凹状的出射面;以及配置在侧方并连接入射面和出射面的倾斜面。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光束控制部件中,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的、相对于发光元件的光轴的出射角度较小的光由入射面入射至光束控制部件的内部后,不由其他面反射而到达出射面的中央部分。而且,到达出射面的该光从出射面的中央部向前方射出。另外,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的、相对于发光元件的光轴的出射角度较大的光由入射面入射后,到达出射面的外缘部。到达出射面的该光由出射面反射后,从倾斜面向侧方或后方射出。另外,相对于发光元件的光轴的出射角度更大的光由入射面向光束控制部件的内部入射后,不由其他面反射而到达倾斜面。到达倾斜面的该光由倾斜面向出射面反射。由倾斜面反射的光从出射面向前方射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06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光束控制部件,由于朝向后方的光较少,所以存在配光特性的均衡性差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束控制部件中,为了增多朝向后方的光,需要使由入射面入射的光中的大部分的光不由其他面反射而到达出射面。作为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光束控制部件中使由入射面入射的光中的大部分的光不由其他面反射而到达出射面的方法,考虑增大出射面(直径)。由此,能够使由入射面入射的光中的大部分的光不由其他面反射而到达增大后的出射面,增多朝向后方的光的光量。
但是,若增大出射面(直径),则存在光束控制部件大型化的问题。这样,对于以往的光束控制部件,无法兼顾小型化和配光特性的均衡性的最优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小型化,并且能够如灯泡或荧光灯那样均衡性良好地对前方方向、侧方方向及后方方向的全部进行配光的光束控制部件。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该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85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