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多孔膜、电池用分隔件和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8436.7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9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关口学;福永悠希;道木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26 | 分类号: | C08J9/26;C08L23/08;C08L23/12;H01M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电池 分隔 | ||
本发明的微多孔膜为包含共聚高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的微多孔膜,前述微多孔膜中的碳数3以上的α‑烯烃单元的含量为0.01摩尔%以上且0.6摩尔%以下,前述微多孔膜的粘均分子量低于30万。另外,本发明的电池用分隔件包含上述微多孔膜。进而,本发明的电池包含上述电池用分隔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多孔膜、电池用分隔件和电池。
背景技术
以聚烯烃为原材料的微多孔膜作为各种物质的分离膜、选择透过分离膜、和隔离材等被广泛使用。作为其用途例,可以举出精密过滤膜、燃料电池用分隔件、电容器用分隔件、使功能材料填充于孔中而体现新的功能的功能膜的母材、电池用分隔件等。其中,作为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车载用等中广泛具备的锂离子电池用的分隔件,适合使用有聚烯烃制微多孔膜。
近年来,这些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也显著,伴随于此,特别是对电池的高容量化的要求急剧提高。其中,对于锂离子电池用分隔件要求优异的透过性和熔断效果的进一步的提高。熔断效果是通过在电池内部以过充电状态等过热时分隔件熔融而形成覆盖电极的覆膜来阻断电流,从而尝试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已知,聚乙烯微多孔膜的情况下,熔化温度、即熔断效果体现的温度大致为140℃左右,但从尽早停止电池内部的失控反应等的观点出发,熔化温度越低越良好。
因此,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机械强度、透过性优异、且具有低的熔化温度和高的耐热性的聚乙烯微多孔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8400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电池的大型化、高容量化,为了确保大型化了的电池的安全性,需要在达到熔化温度时以短时间阻断电流。另外,对于大型化了的电池,电池的卷绕工序中,销与分隔件的接触面积变大,从卷绕体拔出销时,产生卷绕体的卷绕错位、所谓拔销性上的问题,因此,需要分隔件的摩擦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大型化了的电池中,电池内部成为过充电状态时产生的焦耳热增加,得到与以往同等程度的安全性试验结果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变得困难。例如,伴随着高容量化,电池内部容易发热至设定温度以上,如果电池的热失控开始,则有无法确保电池的安全性的担心。
专利文献1中,着眼于机械强度、透过性优异、且低的熔化温度和高的耐热性,但达到熔化温度时的电流的阻断速度、电池的卷绕工序中关于拔销性留有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电池的安全性和生产率这两者优异的微多孔膜、电池用分隔件和电池。
本发明人等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形成包含特定成分的微多孔膜,达到熔化温度时可以以短时间阻断电流,且摩擦阻力得到降低。
即,本发明如以下所述。
[1]一种微多孔膜,其为包含共聚高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的微多孔膜,
前述微多孔膜中的碳数3以上的α-烯烃单元的含量为0.01摩尔%以上且0.6摩尔%以下,
前述微多孔膜的粘均分子量低于30万。
[2]根据[1]所述的微多孔膜,其中,前述微多孔膜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以上且8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微多孔膜,其中,前述共聚高密度聚乙烯的MI为0.1~5、且碳数为3以上的α-烯烃单元的含量为0.1~1摩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8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肉鸡屠宰生产中的自动挂鸡系统
- 下一篇:一种鱼鳞清洗除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