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型折叠式安全栏杆以及室外避难楼梯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37786.1 | 申请日: | 201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8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金种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润电子股有限公司;李钲砚 |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E04F11/06;A62B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 地址: | 韩国忠清***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型 折叠式 安全 栏杆 以及 室外 避难 楼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如公寓等公共住宅或者办公用建筑的外部暴露的移动式通道为防止跌落配置的安全栏杆等应用于高层建筑的高层用折叠式安全栏杆兼用避难疏散装置,其平时作为防止跌落用安全栏杆使用,但是发生火灾等紧急状况时,为高层的避难人员向外部避难或者向下层方向安全地避难,作为建筑高层或者野外的离地间隙3m以上的安全栏杆的代用而应用。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用一体型折叠式安全栏杆以及室外避难楼梯和避难疏散装置,其主要包括:出入单元(10)和安全防护栏单元(20)以一体型组成的防护栏单元(1);以及构成于所述防护单元(1)的下端部的滑动梯单元(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高层建筑的公寓等公共住宅或者办公用建筑、室外防止跌落用的安全栏杆等应用于从地面3m以上的高层的折叠式安全栏杆兼用避难疏散装置,其平时作为防止跌落用安全栏杆使用,但是在发生火灾以及恐怖事件、灾难等紧急状况时,为使高层建筑的避难人员向外部避难或者向下层方向安全地避难而应用于建筑高层的栏杆或者安全栏杆。
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用一体型折叠式安全栏杆以及室外避难楼梯和避难疏散装置,主要包括:
出入单元10和安全防护栏单元20构成为一体型的防护栏单元1;以及构成于所述防护栏 单元1的下端部的滑动楼梯单元30。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越来越集中化,城市的办公用建筑以及公共住宅越来越高层化。然而这种高层建筑遭遇火灾以及外部的危险的频率在不断增加,灾难呈大型化的趋势。
这是因在现代式高层建筑的处处增设电子化的装置以及电热器具、冷、暖装备、除此之外的电子家电产品,而日益增加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电热器具的发热以及电的超负荷、短路以及雷击,自然灾害等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然而,在这种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因发生火灾等紧急灾难状况而关闭安全楼梯的情况下,建筑内部的人员若无可以主动避难的装备以及装置,则要被动地等待避难救援用装置用的超高层用云梯车,然而超高层用云梯车则不可能接近特定层以上楼层或者快速接近受限制。还有,在人员集中的室外以及室内的购物中心、演出场所、体育场等发生灾难的情况下,人员一下子集中至安全楼梯时,因发生疏散通道的瓶颈现象而加倍增加危险。
因这种原因,在超高层建筑或者演出场所等发生紧急状况时,从建筑内逃出非常受限制或者基本不可能逃出,因此世界各地若超高层的建筑内部发生火灾等紧急状况,则重复发生许多人员伤亡事件。
为解决这种问题,发生火灾等紧急状况时可以疏散人员,于建筑法出示多种公共住宅用避难方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规定在室内义务性地设置火灾发生时可以与外部切断的火灾避难所。
然而,这种室内型火灾避难设施并是非火灾发生时为逃出的目的,而实现灭火以及救援为止单纯消极地在火灾现场暂时避难是全部功能。
为解决这种问题,有时在高层建筑义务性地设置自动喷水装置,并义务性地配备灭火器或者设置安全楼梯,由此在每层建立火灾避难设施,还公开具备从按楼层建立的火灾避难设施可以向低层方向连续地避难的装置的技术,但是因在建筑内部配置而大部分是快速避难受到限制的情况。
另外,在这期间提供的避难装置可以从上层向下层方向下降避难,但是在上层没发生紧急状况时,则产生非常容易地可以侵入下层的风险,因此为防止对下层的居住人员私生活的侵害,在疏散通道的出入门设置锁定装置,从而具有在发生紧急状况下难以使用的缺点。
另外,这种室内型火灾避难设施在设计公共住宅时,要包括另外空间而设计,竣工后具有减少入住人员的生活空间的不便之处,且已竣工的建筑往往没有配备这种避难空间以及避难设施。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避难设施的问题提供在外部设置避难设施或者避难装置,但是大部分是难以验证其有效性的情况,且结构性的特性上占据许多体积,因此大部分是避讳设计以及使用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润电子股有限公司;李钲砚,未经凡润电子股有限公司;李钲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77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