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带信号产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4756.5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7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文卡特拉曼·阿提;文卡塔·萨伯拉曼亚姆·强卓·赛克哈尔·奇比亚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18 | 分类号: | G10L19/18;G10L21/038;G10L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杨林勳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带 信号 产生 | ||
一种用于信号处理的装置包含接收器和高频带激励信号产生器。所述接收器经配置以接收与带宽经扩展音频流相关联的参数。所述高频带激励信号产生器经配置以确定所述参数的值。所述高频带激励信号产生器还经配置以基于所述参数的所述值,选择与所述带宽经扩展音频流相关联的目标增益信息或与所述带宽经扩展音频流相关联的滤波器信息中的一者。所述高频带激励信号产生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基于所述目标增益信息或所述滤波器信息中的所述一者,产生高频带激励信号。
本申请案主张2016年5月25日申请且标题为“高频带信号产生(HIGH-BAND SIGNALGENERATION)”(代理人案号154081U2)的第15/164,619号美国专利申请案、2015年6月18日申请且标题为“高频带信号产生(HIGH-BAND SIGNAL GENERATION)”(代理人案号154081P1)的第62/181,702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以及2015年10月13申请且标题为“高频带信号产生(HIGH-BAND SIGNAL GENERATION)”(代理人案号154081P2)的第62/241,065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权益;前述申请案中的每一者的内容以全文引入的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高频带信号产生。
背景技术
技术的进步已经产生了更小且更强大的计算装置。举例来说,当前存在多种便携式个人计算装置,包含无线电话,例如移动和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和膝上型计算机,其体积小、重量轻,且便于用户携带。这些裝置可经由无线网络传送话音和数据包。另外,许多此类装置并入有额外功能性,例如数字静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字记录器和音频文件播放器。而且,此类装置可处理可执行指令,包含软件应用程序,例如可用以接入因特网的网络浏览器应用程序。由此,这些裝置可包含大量计算能力。
通过数字技术来发射音频(例如话音)是普遍的。如果通过取样和数字化来发射语音,那么可使用约六十四千位每秒(kbps)的数据速率来实现模拟电话的语音品质。可使用压缩技术来减少经由信道发送的信息的量,同时维持经重构语音的感知品质。通过在接收器处使用语音分析,接着译码、发射和重新合成,可实现数据速率的显著减小。
语音译码器可实施为时域译码器,其试图通过利用高时间分辨率处理以一次编码较小语音片段(例如,5毫秒(ms)的子帧)来捕获时域语音波形。对于每一子帧,借助于搜寻算法来找出来自码簿空间的高精度代表。
一种时域语音译码器是代码激发线性预测性(CELP)译码器。在CELP译码器中,通过线性预测(LP)分析(其找出短期共振峰滤波器的系数)来去除语音信号中的短期相关性或冗余。将短期预测滤波器应用于传入语音帧产生LP残差信号,用长期预测滤波器参数和后续随机码簿对所述LP残差信号进行进一步模型化和量化。因此,CELP译码将编码时域语音波形的任务划分成编码LP短期滤波器系数和编码LP残差的单独任务。可以固定速率(即,使用针对每一帧相同数目的位,No)或以可变速率(其中不同位速率用于不同类型的帧内容),执行时域译码。可变速率译码器尝试使用将参数编码到足以获得目标质量的层级所需要的位的量。
宽带译码技术涉及编码和发射信号的较低频率部分(例如50赫兹(Hz)到7千赫兹(kHz),也被称为“低频带”)。为了改进译码效率,可不完全编码和发射所述信号的较高频率部分(例如7kHz到16kHz,也被称为“高频带”)。可使用低频带信号的特性来产生高频带信号。举例来说,可使用非线性模型基于低频带残差来产生高频带激励信号。
发明内容
在特定方面,一种用于信号处理的装置包含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经配置以存储与带宽经扩展音频流相关联的参数。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参数的值来选择多个非线性处理函数。所述处理器还经配置以基于所述多个非线性处理函数产生高频带激励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4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