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路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33944.6 | 申请日: | 2016-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6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由宗;石桥节雄;田口好弘;川村智;伊藤淳子;水口博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N30/60 | 分类号: | G01N30/60;G01N30/88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崔炳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 ||
作为能够提高送液耐压又能够提高分析性能的流路单元,提供如下流路单元,所述流路单元,具备液相色谱仪用的色谱柱、用于支撑色谱柱的支撑体,该流路单元的特征在于,色谱柱具有:多孔质的固定相,多孔质的压力调整部,至少设置于固定相的液体的流入端,比固定相更硬,以及,包覆部,包覆固定相和压力调整部;支撑体具有彼此贴合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支撑体构成:色谱柱保持部,将色谱柱保持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以及,液体流路,与色谱柱保持部连通;从第一板和第二板施加于压力调整部的压力,大于施加于固定相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液相色谱仪用的色谱柱、用于支撑该色谱柱的支撑体的流路单元。
背景技术
液相色谱法是将作为移动相的洗脱液(eluant)与试样一起注入具有多孔质体等固定相的色谱柱,使试样的成分在固定相内分离为各成分来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分析方法。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液体和气体很难浸出到处理体外的结构的微流路装置。在该微流路装置中,作为处理体,具有包围多孔质体的合成树脂性的包覆层,能够提高多孔质体与主体部的内表面之间的气密性和液密性,能够通过多孔质体使流体高效地混合或者反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3/1218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将色谱柱夹在板之间来支撑的流路单元中,当板和色谱柱之间的紧贴性低时送液耐压变低。另一方面,虽然能够通过提高板和色谱柱之间的紧贴性来提高送液耐压,但是因色谱柱过度变形而阻碍液体通过。在任何情况下,都导致分析中的理论塔板数降低和对称系数变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路单元,能够提高送液耐压,又能够提高分析性能。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流路单元,具备液相色谱仪用的色谱柱、用于支撑色谱柱的支撑体,所述流路单元的特征在于,色谱柱具有:多孔质的固定相,多孔质的压力调整部,至少设置于固定相的液体的流入端,比固定相更硬,以及,包覆部,包覆固定相和压力调整部;支撑体具有彼此贴合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支撑体构成:色谱柱保持部,将色谱柱保持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以及,液体流路,与色谱柱保持部连通;从第一板和第二板施加于压力调整部的压力,大于施加于固定相的压力。
根据这样的结构,向液体流路压送的液体,一边通过压力调整部调整压力一边送入固定相。由此,抑制经过固定相的液体的不均衡性。此外,由于在色谱柱保持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状态下,提高压力调整部的位置的紧贴性,因此能够提高送液耐压。另一方面,不向固定相施加非必要的压力,从而能够抑制多孔质的孔变形,能够发挥充分的分析性能。
在本发明的流路单元中,压力调整部的外周附近的多孔质的孔,小于中心部分的多孔质的孔。由此,能够确保第一板和第二板与压力调整部之间的紧贴性,且能够确保压力调整部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流路单元中,压力调整部设置于固定相的流入端和流出端这两方。由此,在两处的压力调整部能够使第一板和第二板与色谱柱可靠地紧贴。
在本发明的流路单元中,在色谱柱未支撑于支撑体的状态下,色谱柱的包括压力调整部的部分的截面的平均直径与色谱柱的包括固定相的部分的截面的平均直径之比,大于1且为1.1以下。此外,色谱柱的包括固定相的部分的截面的最大直径与色谱柱保持部的内径之比为0.96以上且小于1.0。此外,色谱柱的包括压力调整部的部分的截面的最小直径与色谱柱保持部的内径之比,大于1且为1.06以下。由此,能够提高第一板和第二板与压力调整部之间的紧贴性,且能够不阻碍经过固定相的液体的流动。
在本发明的流路单元中,在使液体流入液体流路时的耐压可以是2兆帕斯卡以上。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高精度的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3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