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和吸音结构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33683.8 | 申请日: | 2016-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5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有贺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B29D7/00;E04B1/82;G10K11/1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温剑;张佳鑫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可用作具有优良的吸音特性的轻量的吸音膜的膜、以及具备该膜的吸音结构体。膜1,它是设置有微小的多个贯通孔2的膜1,膜1的厚度中以t(μm)表示未设置贯通孔2的位置的平均厚度、以T(μm)表示包含贯通孔2的周缘的飞边的所述多个贯通孔2的平均深度、以d(μm)表示所述多个贯通孔2的平均孔径、以y(%)表示膜1的每单位面积的开孔率时,满足90≦t≦300、1.02T/t≦1.5、0.7d/t1.4、0.5y1.7的所有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作吸音用的建材的膜和吸音结构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足球、橄榄球、美式足球、游泳等竞技设施的屋顶以及电影、演唱会等活动设施等的屋顶,更多地设置由采光性、轻量性等优良的树脂膜构成的屋顶材料。作为应对这些设施对周边的噪音的策略的一个环节,要求赋予屋顶材料以隔音性和吸音性。于是,探讨了在屋顶材料的内侧隔着空气层设置膜来作为吸音膜,防止声音向设施外的泄漏。此时,重要的是还要同时防止设施内充满声音而产生回音,因此要求赋予膜吸收声音的吸音性。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形成有微小的贯通孔的膜用作吸音膜的技术,在膜的背侧和表侧设置开口径不同的渐变状的贯通孔,藉此提高吸音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2-5217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屋顶材料的吸音膜的用途之中,不仅吸音特性,轻量性也是重要的因素。吸音膜的质量与厚度成比例,因此可考虑通过使吸音膜变薄来实现轻量化,但是存在膜如果变薄则吸音特性降低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隔音膜变薄的情况下,也同样存在吸音特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可用作具有优良的吸音特性的轻量的吸音膜的膜、以及具备该膜的吸音结构体。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具有以下[1]~[12]的构成的膜以及吸音结构体。
[1]膜,它是设置有微小的多个贯通孔的膜,所述膜的厚度中以t(μm)表示未设置所述贯通孔的位置的平均厚度、以T(μm)表示包含所述贯通孔的周缘的飞边的所述多个贯通孔的平均深度、以d(μm)表示所述多个贯通孔的平均孔径、以y(%)表示所述膜的每单位面积的开孔率时,满足
90≦t≦300、
1.02<T/t≦1.5、
0.7<d/t<1.4、
0.5<y<1.7
的所有式。
[2]如[1]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的材料为氟树脂。
[3]如[1]或[2]所述的膜,其中,所述膜的材料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中,在按照JIS A1405-2:2007的测定中,200Hz~4000Hz的平均吸音率在0.5以上。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中,在按照JIS R3106:1998的可见光透射率的测定中,可见光透射率在60%以上。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该膜用于吸音。
[7]吸音结构体,其具备所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和声波反射材料,
由所述膜、背后空气层、所述声波反射材料依次面向声源配置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株式会社,未经AG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3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