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3540.7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0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龟子健司;荒井耕介;吉冈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KO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C13/00 | 分类号: | H01C13/00;G01R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成必;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阻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体,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包括主电极部和与其相比宽度窄的狭小电极部,在所述狭小电极部之间配置所述电阻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电池的电流检测等中,使用利用金属板电阻器进行的分流式电流检测方法。要求这种电阻器使实际电阻下降来抑制电阻损失。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电极结构,在金属板电阻器中,在与电阻体的两端接合的电极上设置用于固定在母线等上的螺栓孔,通过螺栓紧固来防止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266977号
图13是表示将分流电阻器101固定在母线107上的状态的图。
在分流电阻器101中,优选的是如下结构:将铜电极105a、105b与电阻体103的端面113a、113b之间对接来进行焊接。但是,因焊接时或电极加工等而产生工件变形的问题,有时对接合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将分流电阻器101设置在测量对象的设备上时,具有如下方法:通过螺钉(111)止动来固定分流电阻器101的电极105a、105b和测量对象电流流过的母线107。在上述螺钉止动时,分流电阻器101因螺钉止动而产生转动方向(L101)的应力,如果因此而向分流电阻器101的电阻体103和电极105a、105b的接合部分(焊接部分等)113a、113b施加负荷,则有时影响接合状态而使电阻值变化等,存在妨碍高精度测量电流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电阻器的制造过程中缓和在焊接部分产生的应力。
按照本发明一种方式,提供一种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体,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以及配置在所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体以相同的宽度形成,在包含了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阻体之间的接合部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电阻体之间的接合部的部分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凹部,由此,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包括主电极部和与所述主电极部相比宽度窄的狭小电极部,在所述狭小电极部之间配置比所述主电极部的宽度窄的所述电阻体,通过所述凹部来缓和所述电阻体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接合部和所述电阻体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接合部的应力。
由于在所述狭小电极部之间配置所述电阻体,所以容易缓和转动方向的应力。
所述狭小电极部的宽度可以与所述电阻体的宽度大体相等。由此,制造工序简单、结构也简单。
可以在所述狭小电极部上配置有电压检测用的端子。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提供电阻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准备电极件和电阻件的工序;焊接所述电极件和所述电阻件而形成具有所述电极件、所述电阻件,所述电极件和所述电阻件以相同的宽度形成并形成接合母材的工序,所述接合母材与所述电极件和所述电阻件以相同的宽度形成;以及切断所述接合母材的两侧部,通过在包含所述电极件与所述电阻件之间的接合部在内的部分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凹部,而形成主电极部和与所述主电极部相比宽度窄的狭小部的切断工序,所述狭小部形成为包括所述电阻件和所述电极件之间的接合部,通过所述凹部来缓和所述接合部的应力。
因此,由于在所述狭小部上配置所述电阻体,所以容易缓和转动方向的应力。
优选的是,所述狭小部包括所述电极件,所述电阻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所述电极件的所述狭小部上固定用于电压检测的端子的工序。
在所述切断工序中,可以通过将所述电阻件和所述电极件的宽度切断成大体相等来形成所述狭小部。由此,制造工序简单、结构也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OA株式会社,未经KO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3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接头
- 下一篇:基于各向异性纳米结构的磁可调谐光子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