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3368.5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网中达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3/20 | 分类号: | F16D3/20;B23K15/00;B23K15/04;B23K26/21;B23K3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速 万向 联轴器 外侧 构件 | ||
由独立构件构成在内周形成有供转矩传递单元(19、23)卡合的滚道槽(30)的杯状部(12、121、122)和形成于该杯状部(12、121、122)的底部的轴部(13),并使形成杯状部(12、121、122)的杯状构件(12a、12a2、12a2)和形成轴部(13)的轴构件(13a、13a2)对接并进行焊接而构成的等速万向联轴器(10)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特征在于,在通过使杯状构件(12a、12a2、12a2)的接合用端面(50、501、502)与轴构件(13a、13a2)的接合用端面(51、511)对接而形成中空空洞部(H)的等速万向联轴器(10)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中,在杯状构件(12a、12a2、12a2)的轴心设置与中空空洞部(H、H1)相通的通气孔(60),并且在杯状构件(12a、12a2、12a2)的接合用端面(50、501、502)与轴构件(13a、13a2)的接合用端面(51、511)的任一方的内径侧形成有焊接溅射物收容槽(50a1、51a、51a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
背景技术
构成机动车、各种工业机械的动力传递系统的等速万向联轴器将驱动 侧与从动侧的两轴能够传递转矩地连结,并且,即使所述两轴具有工作角 也能够等速地传递旋转转矩。等速万向联轴器大致分为仅允许角度位移的 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允许角度位移以及轴向位移双方的滑动式等速万 向联轴器,例如,在机动车的从发动机向驱动车轮传递动力的驱动轴中, 在差速器侧(内盘侧)使用滑动式等速万向联轴器,在驱动车轮侧(外盘侧)使用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
无论滑动式或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具备外侧联轴器构件作为主要 的构成构件,所述外侧联轴器构件具有:在内周面形成有供转矩传递单元 卡合的滚道槽的杯状部;以及从该杯状部的底部沿轴向延伸的轴部。就该 外侧联轴器构件而言,经常通过对实心的棒状材料(棒材)实施锻造加工、 减薄拉伸加工等塑性加工、切削加工、热处理、磨削加工等,从而将杯状 部与轴部一体成形。
但是,作为外侧联轴器构件,存在使用具有长尺寸的轴部(长杆)的 构件的情况。为了使左右的驱动轴的长度相等,将一侧的驱动轴的内盘侧 外侧联轴器构件设为长杆,该长杆被滚动轴承旋转支承。长杆部的长度根 据车型而有所不同,但大致为250mm~400mm左右。在该外侧联轴器构 件中,由于轴部为长尺寸,因此难以将杯状部与轴部廉价高精度地一体成 形。因此,提出了由独立构件构成杯状部和轴部并实施电子束焊接的方案 (专利文献1)。
另外,在对形成杯状部的杯状构件和形成轴部的轴构件进行焊接的类 型的外侧联轴器构件中,提出了为了抑制在两构件的接合部形成的中空空 洞部的内压变化而设置与中空空洞部相通的通气孔的方案(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41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5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3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轴承
- 下一篇:离合器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离合器装置的马达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