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离合器装置的马达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2757.6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德和;小林保幸;小田桐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达满纳米奇精密宝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1/00 | 分类号: | F16D11/00;F16D43/20;H02K7/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装置 以及 使用 马达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装置以及具备该离合器装置的马达单元,该离合器装置具备输入盘(61)、输出盘(62)、以及将输入盘(61)推压于输出盘(62)的施力部件(63),通过对输出轴(30)施加的旋转负荷使输入盘(61)克服施力部件(63)的作用力而从输出盘(62)拉开,在输入盘(61)以及输出盘(62)的各对置面上设置有相对于另一方的面重合并且能够沿轴向嵌合脱离的齿部(61a、62a),齿部(61a、62a)是在周向上交替地配设有在径向上连续的凹部(1)以及凸部(2)而成的,凹部(1)以及凸部(2)分别形成为在维持为相同高度的状态下随着朝向径外侧方向而周向宽度(w)连续地扩大的曲面状。由此,本发明能够减少嵌合脱离部分的变形、损伤等而使耐久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输出轴作用了过大的旋转负荷时将动力传递路径切断的离合器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离合器装置的马达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这种发明中,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存在一种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具备输出轴(2)、支撑于输出轴的外周部的离合器盘(38)以及输入盘(28)、以及以将离合器盘与输入盘相互推压的方式施力的螺旋弹簧(44)。此外,括弧内的数值表示专利文献1中的符号。
在该离合器装置中,在离合器盘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台形状的卡合凹部(42),并且,在输入盘的对置面上设置有大致山形状的卡合凸部(37),在对输出轴作用了过剩的旋转负荷时,通过该旋转负荷使卡合凹部内的斜面以及卡合凸部的斜面滑动,以使它们的嵌合状态被解除。这样的离合器装置有时也被称为扭矩限制器、安全离合器等。
然而,根据这样的现有技术,在对于输出轴急剧地施加了旋转负荷的情况、旋转负荷与预想的相比过剩地大的情况、反复承受了多次旋转负荷的情况下等,卡合凸部有可能变形或者损伤。因此,也可以考虑通过材质的变更来提高卡合凸部的耐久性,成为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2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情况而进行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减少嵌合脱离部分的变形、损伤等而提高耐久性的离合器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离合器装置的马达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一个手段的离合器装置中,具备:输入盘,旋转自如且能够沿轴向移动地支撑于输出轴的外周部;输出盘,固定于该输出轴的外周部;以及施力部件,将输入盘推压于输出盘,通过对输出轴施加的旋转负荷,使输入盘克服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从输出盘拉开。然后,在输入盘的输出盘侧的面以及输出盘的输入盘侧的面的各面上,设置有相对于另一方的面重合并且能够沿轴向嵌合脱离的齿部。然后,该齿部是在周向上交替地配设在径向上连续的凹部以及凸部而成的,该凹部以及凸部分别形成为在维持为相同高度的状态下随着朝向径外侧方向而周向宽度连续地扩大的曲面状。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构成,因此能够减少嵌合脱离部分的变形、损伤等而提高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的马达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马达单元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内部构造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该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5是输出轴以及离合器装置等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输出盘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7是凹部以及凸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达满纳米奇精密宝石有限公司,未经安达满纳米奇精密宝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2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