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微粒的集合体、金属微粒分散液、热线屏蔽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2511.9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5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町田佳辅;足立健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C22C5/02;C22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微粒 集合体 分散 热线 屏蔽 材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光的吸收波长的选择性,具有作为广泛地屏蔽太阳光中所含的热线成分的日照屏蔽材料的充分的特性的金属微粒的集合体、金属微粒分散液、热线屏蔽膜、热线屏蔽玻璃、热线屏蔽微粒分散体及热线屏蔽夹层透明基材。提供一种金属微粒的集合体、金属微粒分散液、热线屏蔽膜、热线屏蔽玻璃、热线屏蔽微粒分散体及热线屏蔽夹层透明基材,所述金属微粒的集合体为呈盘状和/或杆状的金属微粒的集合体,将所述金属微粒的形状近似为椭圆体,将其相互垂直的半轴的长度分别设为a、b、c(其中,a≥b≥c)时,所述金属微粒的长宽比a/c的值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分布等在指定范围,所述金属为银或银合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透过性良好、且吸收近红外光的金属微粒的集合体、金属微粒分散液、热线屏蔽膜、热线屏蔽玻璃、热线屏蔽微粒分散体及热线屏蔽夹层透明基材。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射率,保持透明性,并且吸收热线(近红外线) 的热线屏蔽技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例如,使用有导电性微粒的分散体的热线屏蔽技术与其它的技术相比,有热线屏蔽特性优异,成本低,具有电波透过性,并且耐候性高等优点。
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红外线吸收性合成树脂成形品,其是将以分散状态含有氧化锡微粉末的透明树脂成形为片或膜,并叠层在透明树脂基材上而成的。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夹层玻璃,其是将分散有Sn、Ti、 Si、Zn等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该金属的氮化物、该金属的硫化物、Sb或 F与该金属的的掺杂物、或这些混合物的中间层夹入于至少2张对置的板玻璃之间而成的。
另外,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将介电常数实部为负的分散含有微粒的红外线屏蔽过滤器。而且,作为实施例,公开一种分散而含有棒状、平板状的银微粒的红外线屏蔽过滤器。
并且,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金属微粒分散而成的金属微粒分散物,其可见光区域的分光吸收光谱的最大值相对于近红外光区域的分光吸收光谱的最大值充分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362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592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0853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178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专利文献1、2中提出的红外线吸收性合成树脂成形品等热线屏蔽结构体均存在要求高的可见光透射率时的热线屏蔽性能不充分的问题点。
另一方面,判明:专利文献3、4中提出的红外线屏蔽过滤器或金属微粒分散物在用作日照屏蔽材料的情况下存在问题。
具体而言,由专利文献3、4中记载的红外线屏蔽过滤器或金属微粒分散物吸收的光的波长在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中,仅为与比大约波长900nm相比短波长的一侧,几乎不具有吸收长波长侧的光的能力。即,将专利文献3、4中所实施的红外线屏蔽过滤器或金属微粒分散物用作日照屏蔽材料时,只能屏蔽太阳光中所含的波长780~2500nm的红外线的中极少一部分。该结果,作为日照屏蔽材料存在性能不充分的技术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3、4的说明书中的记载,该技术的目的为将等离子体显示器用的近红外线屏蔽过滤器设为用途,而并非屏蔽日照。而且,等离子体显示器用的近红外线屏蔽过滤器在等离子体显示器装置中,以防止遥控装置的误操作等为目的,是选择性地对从显示器中放出的近红外线进行屏蔽的过滤器,设置于显示器装置的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2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