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29263.2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5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真由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7;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李艳霞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具备反射板,通过利用反射板使外界光反射,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习知的(参考特开2008-217017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地,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有用于维持单元厚度(夹持液晶层的一对基板间的距离)的间隔物。间隔物中有通过向像素部分的散布而配置的球状间隔物、混入密封材中使用的纤维状的间隔物、通过光刻形成的柱状间隔物等。柱状间隔物(以下,称为感光间隔物)由于容易控制配置位置等,最近成为了主流。感光间隔物中使用了例如丙烯酸系树脂等。
如感光间隔物那样的构造体,由于使用了与液晶层不同的材料,因此与液晶层的主体部分延迟不同。因此,在控制为显示黑色的情况下,在设置有感光间隔物那样的构造的部分中,产生光泄漏对比度下降的现象和低频率驱动时发生闪烁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能够进行反射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抑制液晶层中设置有构造体的区域中的光泄露和低频率驱动时的闪烁的发生的技术。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为通过反射外界光能够进行反射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按照每个像素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反射电极、与所述第一基板对向设置的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所述液晶层中,以从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向另一个基板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构造体,各像素区域中,设置有所述构造体的区域中,不设置所述反射电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在液晶层中设置有构造体的区域中,设置反射电极,因此,可以抑制在设置有构造体的区域中,控制为显示黑色的情况下的光泄露和低频率驱动时的闪烁的发生。
附图简单说明
[图1]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有感光间隔物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2]图2是设置有感光间隔物的区域中形成了黑矩阵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3]图3是用于比较形成透明电极的情况下的余量宽度与形成黑矩阵的情况下的余量宽度的平面图。
[图4]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有配向限制构造体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5]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分别被分割成两个区域的三个像素的平面图。
[图6]图6是图5的VI-VI截面图。
[图7]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有感光间隔物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8]图8是表示由相邻的三个像素构成的一个显示像素的四个角落中设置有感光间隔物的配置例的图。
[图9]图9是表示横跨相邻像素设置两个感光间隔物的配置例的图。
[图10]图10是表示将九个像素作为一个单位,在该一个单位的四个角落设置感光间隔物17的配置例的图。
[图11]图11是比较横跨相邻的像素设置感光间隔物的构成中,没有对策(比较例1)、以BM作为对策(比较例2)以及第三实施方式(图9)的三个构成的反射开口率比、反射对比度比以及透射开口率比的图。
[图12]图12是没有设置透明电极或者透明膜的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有感光间隔物的部分的截面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为通过反射外界光能够进行反射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按照每个像素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反射电极、与所述第一基板对向设置的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所述液晶层中,以从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中的一个基板向另一个基板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构造体,各像素区域中,设置有所述构造体的区域中,不设置所述反射电极(第一构成)。
根据第一构成,由于在设置有构造体的区域中光不反射,反射显示时,可以防止在控制为显示黑色的情况下,设置有构造体的区域中的光泄露和低频率驱动时的闪烁发生。
在第一构成中,也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相对于第一基板与设置有第二基板一侧相反侧的有光源、设置于各像素的区域中设置有所述构造体的区域中的透明电极(第二构成)。
根据第二构成,由于可以将本来就对反射显示没有做出有效贡献的设置有构造体的区域作为利用来自光源的光的透射显示区域,透射显示区域增大,可以提高透射显示时的显示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9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