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绕系统、自动络纱机、精纺机及纱线卷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8693.2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川元谦治;井户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67/06 | 分类号: | B65H67/06;B65H54/02;B65H54/70;D01H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沈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卷绕 系统 自动 络纱机 精纺 方法 | ||
纱线卷绕系统(1)具备形成喂纱纱管(11)的精纺机(3)、以及从喂纱纱管(11)卷绕纱线(14)而形成卷装(15)的自动络纱机(4),精纺机(3)具备输出与所形成的喂纱纱管(11)中的纱线(14)的缠绕状态相关的缠绕信息的输出部(31c),自动络纱机(4)具备:获取部(41c),其从精纺机(3)获取缠绕信息;卷绕部(43b),其从喂纱纱管(11)退绕纱线(14)并卷绕所退绕的纱线(14);以及控制部(52),其控制卷绕部(43b)的卷绕动作,控制部(52)基于由获取部(41c)获取的缠绕信息,来决定卷绕部(43b)中的纱线(14)的卷绕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绕系统、自动络纱机、精纺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纱线卷绕系统,该纱线卷绕系统具备:精纺机,该精纺机具备形成喂纱纱管的多个精纺单元;以及自动络纱机,该自动络纱机具备从喂纱纱管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多个络纱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申请公开208082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喂纱纱管根据精纺机中的设定的不同,纱线缠绕的间隔及纱线缠绕的硬度等不同。在以往的自动络纱机中,与喂纱纱管中的纱线缠绕状态无关地,对于全部喂纱纱管而将纱线以固定速度退绕并进行卷绕。然而,在将全部喂纱纱管以固定速度进行退绕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如下问题。
例如,在喂纱纱管中纱线的下绕(由环锭精纺机纺织的纱线在向直立配置的喂纱纱管缠绕时,从上方向下方缠绕的工序)中的间隔比较窄的情况下,当纱线的退绕速度快时,担心产生脱圈的现象,即退绕的纱线拖拽相邻的纱线,纱线成为环形的块而脱落。当产生脱圈时,容易产生断纱。因此,需要暂时中断纱线的卷绕来进行接纱作业,因此担心作业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在喂纱纱管中纱线的下绕中的间隔比较宽的情况下,不容易产生脱圈。在该情况下,如果将纱线的退绕速度设为与纱线的间隔比较窄的情况时的速度相同则效率低。
本发明的各种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谋求作业效率提高的纱线卷绕系统、自动络纱机、精纺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纱线卷绕系统为具备形成喂纱纱管的精纺机、以及从喂纱纱管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的自动络纱机的纱线卷绕系统。精纺机具备输出部,该输出部输出与所形成的喂纱纱管中的纱线的缠绕状态相关的缠绕信息。自动络纱机具备:获取部,该获取部从精纺机获取缠绕信息;卷绕部,该卷绕部从喂纱纱管退绕纱线并卷绕所退绕的纱线;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卷绕部的卷绕动作。控制部基于由获取部获取的缠绕信息,来决定卷绕部中的纱线的卷绕速度。
在该纱线卷绕系统中,精纺机的输出部输出与喂纱纱管中的纱线的缠绕状态相关的缠绕信息。自动络纱机通过获取部获取从精纺机的输出部输出的缠绕信息,并基于所获取的缠绕信息来决定卷绕部中的纱线的卷绕速度。根据该结构,在自动络纱机中,能够根据喂纱纱管中的纱线的缠绕状态,从喂纱纱管退绕纱线。因而,在自动络纱机中,能够实施与喂纱纱管中的纱线的缠绕状态相适合的纱线的退绕(能够避免以与纱线的缠绕状态不匹配的条件退绕纱线),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脱圈的产生而导致的作业效率的降低、以及由于纱线的卷绕速度引起的效率降低。其结果是,在纱线卷绕系统中能够谋求作业效率的提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缠绕信息包括表示喂纱纱管中的纱线缠绕的间隔的信息、表示喂纱纱管中的纱线缠绕的硬度的信息以及表示喂纱纱管中的纱线缠绕时的纱线张力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使缠绕信息包括这些信息,在自动络纱机中能够进行与各信息相应的卷绕部的动作的控制。因而,在纱线卷绕系统中能够实现与喂纱纱管中的纱线的缠绕状态相应的纱线的卷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输出部和获取部能够相互通信地连接,输出部将缠绕信息向获取部输出,获取部获取从输出部输出的缠绕信息。由此,通过从输出部直接向获取部输出,自动络纱机能够正确且迅速地获取缠绕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8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