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各向异性导电膜和连接结构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7076.0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0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慎一;齐藤雅男;阿久津恭志;塚尾怜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睿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1/01 | 分类号: | H01R11/01;C09J9/02;C09J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挚诚信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8 | 代理人: | 邢悦;王永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各向异性 导电 连接 结构 | ||
1.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其包含绝缘粘接剂层和配置于该绝缘粘接剂层的导电粒子,
预定的粒子间距的导电粒子的排列轴在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大致膜宽度方向上延伸,该排列轴在各向异性导电膜的长边方向上以预定的轴间距连续排列,
当由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的电子部件的端子排列区域和各向异性导电膜按照各端子的长边方向与膜宽度方向匹配的方式重叠时,根据端子的外形确定排列轴中的粒子间距、排列轴的轴间距、以及排列轴与膜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即排列轴的倾斜角,以使各端子上存在3个以上40个以下的导电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当由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的电子部件具有排列间距不同的多个端子排列区域时,根据所述多个端子排列区域所包含的端子中宽度或面积最小的端子的外形确定排列轴中的粒子间距、排列轴的轴间距、以及排列轴的倾斜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排列轴具有可使一个端子存在3个以上导电粒子的粒子间距和倾斜角,各端子被三根以上的排列轴横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导电粒子排列区域对应于由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的电子部件的端子排列区域的外形而在各向异性导电膜的长边方向上形成多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与电子部件的对准标记的外形相对应的导电粒子排列区域在各向异性导电膜的长边方向上周期性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作为导电粒子的排列轴,存在倾斜角不同的多种排列轴。
7.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膜,其包含绝缘粘接剂层和配置于该绝缘粘接剂层的导电粒子,
在任意选择的长度为膜的长边方向上的5~400μm、宽度为膜宽度的区域内,存在3~3200个导电粒子,该区域中预定的粒子间距的导电粒子的排列轴与各向异性导电膜的膜宽度方向斜交,该排列轴在各向异性导电膜的长边方向上并排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作为导电粒子的排列轴,存在不同倾斜角的排列轴。
9.一种连接结构体,第一电子部件与第二电子部件通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而被各向异性导电连接。
10.一种连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第一电子部件与第二电子部件通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膜而各向异性导电连接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睿合株式会社,未经迪睿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70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