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方法及压缩空气储能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25339.4 | 申请日: | 2016-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2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松隈正树;猿田浩树;坂本佳直美;户岛正刚;久保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 主分类号: | F02C6/16 | 分类号: | F02C6/16;F02C1/04;F02C6/00;H02J1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泽洲;刘林华 |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空气储能 热交换 空气储存 排气工序 蓄压罐 储存 发电 压缩空气储存 储存空间 储存容量 发电工序 发电装置 空气供给 空气压缩 压缩空气 高效率 平滑化 压缩机 排出 热媒 压缩 外部 | ||
1.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1空气压缩工序、第1空气储存工序、第1空气供给工序、第1发电工序、第1热交换工序、热媒储存工序、第2热交换工序、排气工序,
在前述第1空气压缩工序中,借助变动的输入电力驱动第1压缩机,将空气压缩,
在前述第1空气储存工序中,将被前述第1压缩机压缩的空气储存至第1蓄压罐,
在前述第1空气供给工序中,将压缩空气从第1蓄压罐供给至第1膨胀机,
在前述第1发电工序中,借助前述第1膨胀机驱动第1发电机来发电,
在前述第1热交换工序中,将被前述第1压缩机压缩的空气和热媒借助第1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将热媒加热,
在前述热媒储存工序中,将被前述第1热交换器加热的热媒储存于热媒罐,
在前述第2热交换工序中,将被从前述第1蓄压罐供给的压缩空气和被从前述热媒罐供给的热媒借助第2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将压缩空气加热,
在前述排气工序中,在前述第1空气储存工序中被储存于前述第1蓄压罐的压缩空气的量超过预先规定的量时,将通过前述第1空气压缩工序被前述第1压缩机压缩的空气不储存于前述第1蓄压罐而是向外部排出,
在前述排气工序中,被前述第1压缩机压缩的空气借助前述第1热交换器与热媒进行热交换来加热热媒后,被向外部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排气工序中,被前述第1热交换器加热的热媒为预先规定的温度以上的温度后,被储存于前述热媒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排气工序中,被前述第1压缩机压缩的空气被向大气排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2空气压缩工序、第2空气储存工序、第2空气供给工序、第2发电工序,
在前述第2空气压缩工序中,将在前述排气工序中被前述第1压缩机压缩的空气借助第2压缩机,压缩成比前述第1压缩机的排出压高,
在前述第2空气储存工序中,将被前述第2压缩机压缩的空气储存于第2蓄压罐,
在前述第2空气供给工序中,将压缩空气从前述第2蓄压罐供给至第2膨胀机,
在前述第2发电工序中,借助前述第2膨胀机驱动第2发电机,产生向供给目的地供给的电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压缩机被由前述第2膨胀机驱动前述第2发电机来产生的电力驱动。
6.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1压缩机、第1蓄压罐、第1膨胀机、第1发电机、第1热交换器、热媒罐、第2热交换器、检测器、排气阀、控制装置,
前述第1压缩机被变动的输入电力驱动,将空气压缩,
前述第1蓄压罐被与前述第1压缩机流体连接,用于储存被前述第1压缩机压缩的空气,
前述第1膨胀机被与前述第1蓄压罐流体连接,被从前述第1蓄压罐供给的压缩空气驱动,
前述第1发电机被与前述第1膨胀机机械连接来发电,
前述第1热交换器借助被前述第1压缩机压缩的空气和热媒进行热交换,用于将热媒加热,
前述热媒罐用于储存被前述第1热交换器加热的热媒,
前述第2热交换器借助被从前述第1蓄压罐供给的压缩空气和被从前述热媒罐供给的热媒进行热交换,用于加热压缩空气,
前述检测器检测被储存于前述第1蓄压罐的压缩空气的量,
前述排气阀被连接于前述第1蓄压罐的上游侧,用于将被前述第1压缩机压缩且借助前述第1热交换器与热媒进行热交换来加热热媒后的空气向外部排出,
前述控制装置控制成,在将被前述第1压缩机压缩的空气储存于前述第1蓄压罐的期间,在判定成被储存于前述第1蓄压罐的压缩空气的量超过预先规定的量时,打开前述排气阀,将被前述第1压缩机压缩的压缩空气不储存于前述第1蓄压罐而是向外部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53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量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教学绘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