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24985.9 | 申请日: | 2016-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7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F·赫尔佐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CL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20;B22F3/105;B29C33/38;B33Y10/0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 地址: | 德国利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三维 物体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造三维物体(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预先给定对具有被确定的外部尺寸的实心地构造的参考物体的几何结构的数据进行描述的参考物体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对要制造的物体(2)的至少一个几何结构的边界条件进行描述的边界条件信息,
-确定对在确定的负荷状况下、在通过参考物体信息描述的参考物体内的至少一个负荷值进行描述的负荷信息,
-根据负荷信息确定在通过参考物体信息描述的参考物体内的、具有与参考负荷值偏离的负荷值的负荷区域,
-基于负荷信息以及边界条件信息确定对要制造的三维物体(2)的几何结构的数据进行描述的物体信息,
-基于物体信息制造三维物体(2),其中,所述三维物体(2)包括在至少一个具有与参考负荷值偏离的负荷值的负荷区域中被生成式地制造的轻型结构(12),所述三维物体(2)至少相对于所述轻型结构(12)偏离所述参考物体信息,同时具有对应于所述参考物体的所述被确定的外部尺寸的外部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结构(12)包括至少一个轻型结构元件并且通过依次选择性地逐层固化能借助于由辐射产生装置(4)产生的能量束(5)固化的建造材料(3)生成式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轻型结构元件包括:缺口部、夹层结构、具有与被制造的三维物体(2)的其余的区域相比较小的密度的区域、由与被制造的三维物体(2)的其余的能固化的建造材料(3)相比具有较小的密度的能固化的建造材料(3)构成的区域或具有与被制造的三维物体(2)的其余的区域相比较小的壁厚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要制造的三维物体(2)在具有与参考负荷值偏离的负荷值的负荷区域中被制造成具有通过依次选择性地逐层固化能借助于由辐射产生装置(4)产生的能量束(5)固化的建造材料(3)生成式地形成的温控通道结构,该温控通道结构能由用于温控被制造的三维物体(2)的温控介质通流。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结构(12)在至少一个具有与所述参考负荷值偏离的所述负荷值的负荷区域中使材料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结构(12)形成为在所述三维物体(2)的内部具有几何结构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型结构(12)包括仿生结构,所述仿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仿生元件,该仿生元件描述至少一个生物的结构和/或由至少一个生物的结构推导出,并且通过依次选择性地逐层固化能借助于由辐射产生装置(4)产生的能量束(5)固化的建造材料(3)生成式地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仿生元件包括动物的结构和/或植物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边界条件信息描述要制造的三维物体(2)的、至少一个在参考物体的通过参考物体信息描述的几何结构的数据方面不能改变的区域,并且要制造的三维物体(2)被制造成具有与通过边界条件信息描述的不能改变的区域对应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边界条件信息描述要制造的三维物体(2)的至少在部分区段上封闭的外部轮廓,并且要制造的三维物体(2)被制造成具有与该通过边界条件信息描述的至少在部分区段上封闭的外部轮廓对应的、至少在部分区段上封闭的外部轮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边界条件信息描述要制造的三维物体(2)的至少一个实心的外部区域和/或内部区域,并且要制造的三维物体(2)被制造成具有与该通过边界条件信息描述的实心的外部区域和/或内部区域对应的实心的外部区域和/或内部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L产权管理有限公司,未经CL产权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49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