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4276.0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2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鬼头佑辅;安部井淳;河地典秀;鸟越荣一;茶谷章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B60H1/32;F25B39/02;F28F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 ||
1.一种蒸发器,是通过与在该蒸发器的内部通过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对空气进行冷却的蒸发器(10),所述蒸发器的特征在于,
具备:
多根管,所述制冷剂在所述管的内部通过;以及
多个蓄冷机构(500),该蓄冷机构使收纳于蓄冷容器(511、521)的内部的蓄冷材料(513、523)的温度通过该蓄冷材料与所述制冷剂的热交换而降低,
所述蒸发器具备:
第一蓄冷机构(510),该第一蓄冷机构是所述多个蓄冷机构中的一个蓄冷机构;以及
第二蓄冷机构(520),该第二蓄冷机构是所述多个蓄冷机构中的一个蓄冷机构,且蓄放热性能比所述第一蓄冷机构高,
所述第一蓄冷机构和所述第二蓄冷机构都配置在彼此相邻的一对所述管之间的位置,
在中间夹有所述第一蓄冷机构的一对所述管和在中间夹有所述第二蓄冷机构的一对所述管是分别不同的一对所述管,
沿着所述管层叠的方向配置于所述第一蓄冷机构的两侧的一对所述管的形状彼此相同,
沿着所述管层叠的方向配置于所述第二蓄冷机构的两侧的一对所述管的形状彼此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蓄冷机构和所述第二蓄冷机构都以与所述管(300)接触的状态进行配置,
所述第二蓄冷机构与所述管的接触面积比所述第一蓄冷机构与所述管的接触面积大,由此能够相对提高所述第二蓄冷机构的蓄放热性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蓄冷机构中的所述蓄冷容器与所述蓄冷材料的接触面积比所述第一蓄冷机构中的所述蓄冷容器与所述蓄冷材料的接触面积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蓄冷机构和所述第二蓄冷机构都构成为在所述蓄冷容器的内部收纳有传热促进物(512、522),所述传热促进物用于促进向所述蓄冷材料的传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蓄冷机构中的所述蓄冷容器与所述传热促进物的接触面积比所述第一蓄冷机构中的所述蓄冷容器与所述传热促进物的接触面积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蓄冷机构中的所述传热促进物与所述蓄冷材料的接触面积比所述第一蓄冷机构中的所述传热促进物与所述蓄冷材料的接触面积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蓄冷材料中离所述传热促进物的表面最远的点与所述传热促进物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相变距离时,
所述第二蓄冷机构中的所述相变距离比所述第一蓄冷机构中的所述相变距离小。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促进物是通过将金属板弯曲成波浪状而形成的内翅片,
所述第一蓄冷机构中的所述内翅片和所述第二蓄冷机构中的所述内翅片,在形状和材质上彼此不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蓄冷机构中的所述内翅片的间距比所述第一蓄冷机构中的所述内翅片的间距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蓄冷机构中的所述内翅片的板厚大于所述第一蓄冷机构中的所述内翅片的板厚。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蓄冷机构中的所述内翅片的热传导率比所述第一蓄冷机构中的所述内翅片的热传导率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蓄冷机构中的所述蓄冷材料的热传导率比所述第一蓄冷机构中的所述蓄冷材料的热传导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42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