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及采用其进行交联发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23350.7 | 申请日: | 201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4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南相喆;李相允;韩大相;辛进浩;严基龙;裴宗佑;金星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G18/42;C08G18/72;C08G18/34;C08J9/04;C08J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641 | 代理人: | 陆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入 交联 塑性 聚氨酯 采用 进行 发泡 方法 | ||
1.一种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由长链的多元醇、短链的扩链剂和聚异氰酸酯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组合物由可供交联位臵化合物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供交联位臵化合物是,在分子侧链上具有至少一个烯属不饱和基的含碳-碳双键的可供交联位臵多元醇或可供交联位臵扩链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元醇是饱和多元醇,
所述扩链剂是从可供交联位臵扩链剂、或者由饱和扩链剂与可供交联位臵扩链剂混合而成的扩链剂混合物中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元醇是由饱和多元醇与可供交联位臵多元醇混合而成的多元醇混合物,
所述扩链剂是从饱和扩链剂、或者可供交联位臵扩链剂、或者由饱和扩链剂与可供交联位臵扩链剂混合而成的扩链剂混合物中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烯属不饱和基是丙烯基或者丙烯酰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供交联位臵多元醇是不饱和多元醇,所述可供交联位臵扩链剂是不饱和扩链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链剂混合物中混合的可供交联位臵扩链剂是不饱和扩链剂,
所述不饱和扩链剂占扩链剂总量(饱和扩链剂+不饱和扩链剂)的20~100mol%。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链剂混合物中混合的可供交联位臵扩链剂是不饱和扩链剂,
所述不饱和扩链剂占扩链剂总量(饱和扩链剂+不饱和扩链剂)的0~75mol%。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元醇混合物中混合的可供交联位臵多元醇是不饱和多元醇,
所述不饱和多元醇占多元醇总量(饱和多元醇+不饱和多元醇)的5~20mo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异氰酸酯成分与多元醇及扩链剂成分的反应率【NCO/OH】为0.85~1.0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饱和多元醇是聚酯多元醇或者聚醚多元醇,
所述聚酯多元醇是由多官能羧酸化合物或其酸酐与多官能醇化合物通过加成反应生成的任意聚酯多元醇,其中,所述多官能羧酸化合物或其酸酐是从癸二酸、己二酸、辛二酸、abelic acid、壬二酸、十二烷二酸、均苯三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中选择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多元醇化合物是从乙二醇、二甘醇、丁二醇、己二醇等二醇类,三羟甲基丙烷等三醇类中选择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聚醚多元醇是从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或这些物质的共聚物中选择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饱和多元醇是分子内具有两个羟基,且数均分子量为500~6000的一般用于制备不饱和聚氨酯的不饱和聚酯多元醇或不饱和聚醚多元醇,其中,
所述不饱和聚酯多元醇是,通过使作为反应物的羧酸即饱和羧酸和不饱和羧酸与多官能醇按一定比率反应制得的主链内具有至少一个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多官能醇和饱和羧酸适合采用所述饱和多元醇中所适用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不饱和羧酸是从富马酸、马来酸、马来酸酐、柠康酸、衣康酸中选择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引入可供交联位臵的热塑性聚氨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饱和扩链剂是从具有两个以上活性氢原子的乙二醇、二甘醇、丁二醇、己二醇等二醇类,三羟甲基丙烷等三醇类,以及聚四亚甲基二醇中选择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成公司,未经东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33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双模式龙门焊机调节支架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安全工具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