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空腔结构的无线频率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2942.7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0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朴南信;金炳哲;郑大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KMW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1/207;H01P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慈恒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9 | 代理人: | 戚秋鹏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空腔 结构 无线 频率 滤波器 | ||
本发明作为具有空腔结构的无线频率滤波器,包括:外壳,其内部中空且一侧具有开放面,使该外壳至少具有一个空腔(Cavity);盖子,用于遮蔽所述外壳的开放面;至少一个共振元件,其具有位于所述外壳的所述中空位置上,且具有平板形状的平板部,及使所述平板部与所述外壳结合且支撑的支撑台;所述至少一个共振元件的所述平板部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用于连接外部驱动设备的贯通孔,以使所述共振元件旋转,所述支撑台的下端部形成有用于螺丝结合的外螺纹结构物;所述外壳形成有内螺纹结构物,所述内螺纹结构物通过与形成于所述支撑台的下端部的所述外螺纹结构物进行螺纹结合,以固定所述支撑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一种无线信号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如空腔滤波器的、具有空腔结构的无线频率滤波器。
背景技术
具有空腔结构的无线频率滤波器通常通过金属材质的外壳形成如立方体等的收容空间,即形成多个空腔,各个空腔内部分别具有例如由介电共振元件(DR:DielectricResonance element)或者金属共振棒构成的共振元件,从而产生超高频的共振。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以采用不具有介电共振元件而仅依靠空腔自身的形状产生共振的结构。而且,在具有该空腔结构的无线频率滤波器中,通常在空腔结构的上部具有遮蔽该空腔的开放面的盖子,盖子上可安装有多个调节螺丝及用于固定该调节螺丝的螺母,以作为用于调节该无线频率滤波器的过滤特性的调节结构。作为具有空腔结构的无线频率滤波器的一例,可将作为本申请的在先申请的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4-100084号(名称:“无线频率滤波器”,公开日:2004年12月02日,发明人:朴钟圭等2人)中记载的内容作为例子。
具有这种空腔结构的无线频率滤波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处理无线电收发信号,尤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典型地应用于基站或者中继站中。
另外,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或者中继站通常由安装于高出地面的立柱上的天线装置及通常利用电缆与这种天线装置连接的本体装置构成。最近,助力于针对处理无线信号的装置的轻量化及小型化的持续研发,本体装置中至少部分模块安装在用于安装天线装置的立柱等上,从而可直接与天线装置连接,或者可采用包含在天线装置内部的安装方式。
因此,在制作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或者中继站的无线频率滤波器的过程中,小型化、轻量化正在成为更加优先考虑的事项。
但是,具有空腔结构的无线频率滤波器通常为在外壳内部具有共振元件的结构,由于一般需要具有盖子及外壳相结合的结构以形成空腔,因此,对应轻量化及小型化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当考虑采用全面地减小空腔及共振元件等的尺寸的设计以实现轻量化及小型化时,将共振元件稳定地固定并结合在空腔内所需的、针对机构性形状及尺寸的最低要求将成为轻量化及小型化无线频率滤波器的制约因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空腔结构的无线频率滤波器,该无线频率滤波器可更加小型化及轻量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频率滤波器,该无线频率滤波器能够将共振元件稳定地固定并结合在空腔内所需的机构性形状及尺寸降到最低。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频率滤波器,该滤波器具有空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内部中空且一侧具有开放面,使该外壳至少具有一个空腔(Cavity);盖子,用于遮蔽所述外壳的开放面;至少一个共振元件,其具有位于所述外壳的所述中空位置上,且具有平板形状的平板部,及使所述平板部与所述外壳结合且支撑的支撑台;所述至少一个共振元件的所述平板部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用于连接外部驱动设备的贯通孔,以使所述共振元件旋转,所述支撑台的下端部形成有用于螺丝结合的外螺纹结构物;所述外壳形成有内螺纹结构物,所述内螺纹结构物通过与形成于所述支撑台的下端部的所述外螺纹结构物进行螺纹结合,以固定所述支撑台。
所述外部驱动设备可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用销,其在所述平板部上形成的所述至少两个贯通孔对应的位置上,插入所述至少两个贯通孔中,用于与所述至少两个贯通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KMW,未经株式会社KMW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2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