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光膜制造用聚乙烯醇系树脂、和其制造方法、聚乙烯醇系薄膜和其制造方法、偏光膜、聚乙烯醇系树脂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2651.8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3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来间亚希子;早川诚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C08F6/00;C08F16/06;C08J5/18;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制造 聚乙烯醇 树脂 方法 薄膜 | ||
本发明为一种偏光膜制造用聚乙烯醇系树脂,其利用下述式(1)计算的重量溶胀度为1.4~1.65。因此,可以以高生产率制造为了制造无显示坏点、偏光不均的偏光膜所需的透明性、染色性优异的聚乙烯醇系薄膜。重量溶胀度=(在15℃的水中浸渍1小时后、以2000G进行1分钟离心分离时的重量)/(离心分离后以105℃干燥2小时时的重量)···(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光膜制造用聚乙烯醇系树脂。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可以以高生产率制造透明性、染色性优异的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和其制造方法、使用该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和其制造方法、使用该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偏光度的均匀性优异的偏光膜。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聚乙烯醇系薄膜如下制造:将聚乙烯醇系树脂溶解于水而调制水溶液(制膜原液),然后通过溶液流延法(浇铸法)进行制膜并干燥,从而制造。如此得到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作为透明性、染色性优异的薄膜而被用于多种用途,其有用的用途之一可以举出偏光膜。上述偏光膜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基本构成要素使用,近年来,对于高亮度且高精细的设备,其使用正扩大。
其中,伴随着液晶电视等的高精细化、大画面化,需要比现有品的透明性、染色性还优异、且即使成为大面积、偏光膜中也不易产生偏光不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为了满足上述期望,不仅对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制膜工序进行改良,而且还改良了作为原料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或其水溶液的方法。
一般来说,聚乙烯醇系树脂越成为高聚合度、高皂化度、高纯度越难以溶解于水,而且容易在水中聚集。即使将树脂在加压状态下投入至100℃以上的水中,未溶解物也容易残留,进而,即使可以得到乍一看没有未溶解物且透明的水溶液,也会在水溶液中存在有被称为集簇体的高分子的缔合体。当然未溶解物致使形成薄膜时的透明性降低,且成为偏光膜的显示坏点。另外,集簇体在偏光膜制造时产生染色斑,因此,认为是显示坏点、偏光不均的原因。
作为对上述显示坏点的对策,例如提出了,使用包含95重量%以上的5目(mesh-pass)~100目(mesh-on)的粒径的物质的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碎片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028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的公开技术中,调整制膜原液时,粒径小的颗粒容易聚集。在浆料状态、湿滤饼状态下,如果产生上述聚集体,则容易引起附着于配管、配管堵塞。另外,聚集体成为未溶解物、集簇体的原因,未溶解物致使聚乙烯醇系薄膜的透明性降低,集簇体致使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染色性降低。进而,如果形成聚集体,则制备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时,需要高温长时间的溶解,由于过剩的热历程而引起树脂、添加剂发生色调劣化,有所得水溶液、薄膜黄变的倾向。
因此,本发明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供:可以以高生产率制造聚乙烯醇系薄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所述聚乙烯醇系薄膜是为了制造无显示坏点、偏光不均的偏光膜所需的透明性、染色性优异的薄膜。
因而,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情况反复深入研究,结果着眼于作为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原料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重量溶胀度,发现:具有特定重量溶胀度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抑制水中的未溶解物、聚集体的发生,防止它们对配管的附着、配管堵塞,因此,可以以高生产率制造聚乙烯醇系薄膜,进而还可以抑制集簇体的发生,因此,可以制造无显示坏点、偏光不均的偏光膜。
即,本发明的主旨为一种偏光膜制造用聚乙烯醇系树脂,其特征在于,利用下述式(1)计算的重量溶胀度为1.4~1.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2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接入
- 下一篇:在数字助理上提供个性化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