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子吸烟设备的填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1683.6 | 申请日: | 2016-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4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贝尔;塞巴斯蒂安·森弗特本;托尔本·雷德斯;妮哈·达里阿尼;瓦茨拉夫·博尔科韦茨;肯尼斯·斯科特;克里斯托弗·洛德;大卫·琼斯;斯蒂芬·J·麦克当纳;汤玛斯·S·苏德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特慕控股第一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04 | 分类号: | B65B3/04;A24F47/00;A24F40/00;A61M15/06;A61M11/04;B05B11/00;B65D4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荷兰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 吸烟 设备 填充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烟(10)的填充系统,其中液体分配器(80)的喷嘴(38)包含由弹簧(60)偏置至关闭位置的柱塞(62),在关闭位置液体被防止流过喷嘴(38)。在使用中,喷嘴(38)被插入至用于包含空气管(32)的电子烟的储液器(34)的开口端(42)中。柱塞(62)与空气管(32)的端部接合,阻塞空气管(32)并打开穿过喷嘴(38)的液体流动路径。柱塞(62)和喷嘴(38)的布置使得仅当喷嘴(38)被接合到储液器(32)内时才发生柱塞(62)的操作。可以设置薄膜(96)以防止当喷嘴(38)脱离时储液器(34)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子吸烟设备,特别是电子烟。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再填充具有用于汽化的液体的电子吸烟设备的储存器的填充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吸烟设备是一种电子设备,允许用户通过产生通过嘴抽吸到肺中然后呼出的气雾剂喷雾或者蒸汽来模拟吸烟行为。吸入的气雾剂喷雾或者蒸汽通常携带尼古丁和/或其他调味剂,而没有与传统的吸烟和烟草产品相关的气味和健康风险。在使用中,用户体验的满足感以及身体感觉与那些传统的吸烟或烟草产品的用户所体验的相似,且用户呼出的气雾剂喷雾或者蒸汽与在使用这种传统的吸烟或烟草产品时所呼出的烟气具有相似外形。
一种电子吸烟设备,诸如一种电子烟,通常具有容纳电力源的外壳(例如一次性使用电池或可充电电池、电插头、或者其他电源),以及电控式雾化器。雾化器汽化或者雾化从储存器中供给的液体并提供作为气雾剂的汽化或者雾化液体,该气雾剂通过用户吸吮吸气嘴借助空气管和吸气嘴从电子吸烟设备中提取。
储存器可以是可替换的或者可再填充的容器,该容器联接至或者位于电子吸烟设备的主体中,且通常由诸如高密度聚丙烯的弹性塑料材料制成。储存器可以含有液体储存其中的芯吸材料,液体被储存于其中,抑或可以仅仅是没有任何芯吸材料的储存空间。一旦可替换的或者可再填充的储存器被清空,则必须替换或再填充储存器。
控制电子元件控制雾化器的激活。在一些电子烟中,气流传感器设于电子吸烟设备中,检测用户在设备上的吹气(例如通过感觉通过设备的压力或者空气流动形态)。气流传感器向控制电子元件指示或者示意该吹气来启动设备并生成蒸汽。在其他电子烟中,使用开关来启动电子烟以生成一股蒸汽。
用于在吸烟替代设备中产生气雾剂喷雾或者蒸汽的液体的成分千差万别,但通常包含水和丙二醇和/或甘油基中的调味剂。尼古丁还可以被包含于溶液中,意在实现尼古丁替代作用,而没有与烟草烟雾相关的有害产品。
通常来说,电子烟通过从电子烟的一端移除吸气嘴,露出可再填充的储存器的开口端,来再填充。然后,从分配器中分配用于雾化的液体,该分配器一般类似于用于分配滴眼液的小滴管瓶,通过从分配器的液体分配出口尖端滴注液体,通过挤压分配器的壁将液体向下滴入储存器的露出的开口端中。
现有的液体分配系统存在许多缺点。
电子吸烟设备,特别是电子烟,往往具有与常规的香烟大致相同的尺寸和形状,通常为大约是100mm、直径7.5mm,但长度的范围可以是70至150或178mm,直径是从5至28mm。这为用户在再填充设备时给出了相对较小的目标。
此外,在电子烟的许多设计中,在雾化器和吸气嘴之间提供气体通路的空气管位于储存器的中央。在这样的设计中,对用户来说在再填充储液器时避免将液体向下滴入空气管中常常是很重要的,这是由于如果这种液体流过空气管进入雾化器,会使雾化器充满并使设备暂时停止工作。当继续操作设备来清理错位的液体时,这常常会导致泄露,这是由于错位的液体会通过空气通路寻找其离开雾化器的路。清理空气通路还常常伴随着“咕噜”之声和令用户感到不愉快的感觉。必须避免将液体向下滴入空气管使进一步削减用于将液体向下滴入储存器的可用目标的横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特慕控股第一私人有限公司,未经方特慕控股第一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1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