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21543.9 | 申请日: | 2016-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8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大谷章夫;仲井朝美;梶政隆;高木光朗;松本信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43/34 | 分类号: | B29C43/34;B29C43/02;C08J5/04;B29K101/12;B29K105/08;B29K10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制造 方法 | ||
在不使用具备预加热工序的预浸料的情况下提供具有肋等竖立设置部分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一种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所述成型体具有第一部位和自第一部位竖立设置的第二部位,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第一材料的表面配置第二材料,利用一次加压加工同时成型为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第一材料包含长度超过30mm的增强纤维(A)和热塑性树脂(B),且增强纤维(A)分散于第一材料中,且热塑性树脂(B)实质上不浸渗于增强纤维(A),所述第二材料包含长度1~30mm的增强纤维(a)和热塑性树脂(b),且增强纤维(a)分散于第二材料中,且热塑性树脂(b)实质上不浸渗于增强纤维(a),热塑性树脂(B)与热塑性树脂(b)的密合强度为2N/15mm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型体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具有肋等竖立设置部分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纤维和热塑性树脂形成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材料(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FRP)受到关注。FRP轻量且具有高强度,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种用途。
另一方面,研究了使用上述那样的FRP来制造具有肋等竖立设置部分的成型体。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预浸料的表面配置片、粒料等并加热。
另外,专利文献2中,对预浸料施加压力进行成型,使得预浸料的一部分进入至形成模具的竖立设置部分的位置。
此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的预浸料是指,增强纤维中实质上浸渗有树脂的成型中间体。
另一方面,本申请申请人等公开了一种混纤丝,其纤维成分由热塑性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形成。上述混纤丝中,树脂实质上没有浸渗于增强纤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733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722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731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此处,专利文献1和2均是将预浸料加热而成型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预浸料是有益的材料,但使热塑性树脂浸渗于连续增强纤维时需要进行加热,进而,加工成成型体时也需要进行加热加工,因此通常需要二次以上的加热工序。进而,这样的预浸料大多将进行上述浸渗而得到的片或带进一步层叠并进行加压加工,有加热次数进一步增加的倾向。另外,专利文献1中,以在预浸料的表面配置粒料等的状态进行加热,因此可知,加热加工时粒料也有时会对预浸料造成损伤。即,寻求具有肋等竖立设置部分的成型体的新型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的,其目的在于,在不使用上述那样的预浸料的情况下,提供具有肋等竖立设置部分的成型体的新型的制造方法。
基于上述情况,通过下述手段<1>、优选<2>~<9>,可以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所述成型体具有第一部位和自前述第一部位竖立设置的第二部位,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第一材料的表面配置第二材料,利用一次加压加工同时成型为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
所述第一材料包含长度超过30mm的增强纤维(A)和热塑性树脂(B),且前述增强纤维(A)分散于第一材料中,并且前述热塑性树脂(B)实质上不浸渗于前述增强纤维(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1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