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位差膜及其运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21424.3 | 申请日: | 2016-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3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丽宽人;向井龙太郎;安保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63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楠;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差 及其 运用 | ||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特征在于:含有由包含特定单体单元的至少1种纤维素衍生物构成的聚合物材料、以及无机颗粒;该相位差膜的面内推迟Re(550)为105nm~160nm,逆波长分散特性Re(450)/Re(550)为0.80~0.89,膜厚为20μm~50μm。其发挥尤其能降低光弹性模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EL等图像显示装置的相位差膜及其运用。更具体地,涉及波长越长则面内推迟(retardation)越大的相位差膜及其运用。
背景技术
为提高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EL等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使用着各种相位差膜。其中,关于波长越长则面内推迟越大的相位差膜(以下记作“逆波长分散膜”),其能用作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触屏及有机EL屏等中的防反射层。
将逆波长分散膜用作防反射层时,优选其相位差为测定波长λ的1/4左右,且450nm下的面内推迟与550nm下的面内推迟之比Re(450)/Re(550)接近0.81。另外,若考虑显示装置的薄型化,那么要求所用的逆波长分散膜具有20μm~50μm左右的较薄膜厚。针对以上的特性要求,本领域中研发了各种相位差膜。
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由酰化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构成的逆波长分散膜。该文献揭示的相位差膜均具有λ/4左右的面内推迟,适于用作防反射层。
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一种由酰化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构成的逆波长分散膜。该文献揭示的相位差膜若要用作防反射层,则需要调整其面内推迟。由于面内推迟与膜厚成比例,因此通过增加其膜厚便能达成λ/4左右的面内推迟。
专利文献3中揭示了一种由酰化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构成的逆波长分散膜。该文献揭示的相位差膜与专利文献1及2揭示的相位差膜相比而言,具有较高的相位差呈现性,因此能在膜厚较薄的状态下呈现出同等的面内推迟。
专利文献4中揭示了一种具有取代基的纤维素衍生物,该取代基为最大吸収波长不同且摩尔消光系数不同的各种芳族及脂肪族酰化物。该文献揭示的相位差膜能够呈现出期望的逆波长分散特性。
专利文献5中揭示了一种膜厚方向上的推迟(Rth)较大的纤维素衍生物膜。该膜的材料中使用有纤维素醚的芳族酯化物,并添加有作为消光剂的无机颗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121351号公报(2007年5月17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282885号公报(2006年10月19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112842号公报(2011年6月9日公开)”
专利文献4:日本国专利授权公告“特许第4892313号(2008年4月24日公告)”
专利文献5: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132764号公报(2009年6月18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4揭示的技术虽能够呈现出逆波长分散性,但膜厚均较大,即使较薄的膜也厚60μm左右。另外,专利文献5中虽记载了关于无机颗粒的内容,但未揭示关于逆波长分散性及光弹性模量的内容。因此,上述现有技术并不能实现逆波长分散特性优越、具有λ/4左右的面内推迟、且具有较薄的20μm~50μm膜厚的相位差膜。此外,对于相位差膜,需要降低膜受到应力时的色谱不均情况,因此要求其光弹性模量较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波长分散特性优越、具有λ/4左右的面内推迟、膜厚为较薄的20~50μm、且光弹性模量低的逆波长分散膜。
〔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1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