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场发光元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18783.3 申请日: 2016-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7431138B 公开(公告)日: 2019-09-10
发明(设计)人: 池永裕士;甲斐孝弘;堀田正则;小川淳也;坂井満;多田匡志;上田季子;野口胜秀 申请(专利权)人: 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L51/50 分类号: H01L51/50;C07D209/86;C07D487/04;C09K11/06
代理公司: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彭雪瑞;臧建明
地址: 日本东京千代***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机 电场 发光 元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场发光元件(以下,称为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元件),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通过混合使用具有特定结构的化合物而尽管为低电压仍可达成高效率且长寿命的有机EL元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有机EL元件包括发光层及夹持所述层的一对对向电极作为最简单的构造。即,在有机EL元件中利用如下现象:若对两电极间施加电场,则自阴极注入电子,自阳极注入空穴,这些在发光层中再结合时作为能量(energy)而释出光。

近年来,业界逐渐开始进行使用有机薄膜的有机EL元件的开发。特别是,为了提高发光效率,以提高自电极注入载体(carrier)的效率为目的而进行电极种类的最优化,通过开发在电极间以薄膜的形式设置有包含芳香族二胺的空穴传输层及包含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Alq3)的发光层兼电子传输层的元件,与现有的使用蒽等单晶的元件相比,发光效率大幅改善,因此以将其实用于具有自发光·高速响应性等特征的高性能平板(flat panel)为目标而不断推进。

作为提高元件的发光效率的尝试,也研究使用磷光发光材料而并非荧光发光材料。以所述设置有包含芳香族二胺的空穴传输层及包含Alq3的发光层的元件为代表的多种元件是利用荧光发光,但通过使用磷光发光、即利用自三重态激发状态的发光,可期待与现有的使用荧光(单重态)的元件相比,效率提高3倍~4倍左右。出于所述目的而研究将香豆素(coumarin)衍生物或二苯甲酮(benzophenone)衍生物设为发光层,但仅能获得极低的亮度。其后,作为利用三重态状态的尝试,研究使用铕络合物,但其也未达成高效率的发光。关于所述利用磷光发光的研究,作为磷光发光掺杂剂(dopant),以如专利文献1中所列举的铱络合物等有机金属络合物为中心而进行大量研究,也发现了高效率地发光的磷光发光掺杂剂。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3-5158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31317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11-16265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11-176578号公报

专利文献5:WO2008-056746A

专利文献6:WO2009-136596A

专利文献7:WO2010-098246A

专利文献8:WO2011-132684A

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特开2012-028634号公报

有机EL元件的发光层所使用的主体材料(host material)可列举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所介绍的咔唑系化合物、或噁唑系化合物、三唑系化合物等,但均不能在实现效率、寿命的同时可耐实用。

另外,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中揭示有吲哚并咔唑(indolocarbazole)化合物,推荐其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使用,并未揭示其作为混合主体材料的使用,且未提示吲哚并咔唑化合物作为混合主体材料的有用性。

另外,专利文献5中,关于吲哚并咔唑化合物,揭示有其作为主体材料的使用,但并未提示其作为混合主体材料具有有用性。

另外,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7中揭示有吲哚并咔唑化合物作为混合主体的使用,但并未提示利用与特定的咔唑化合物的组合而表现出有用的效果。

另外,专利文献8、专利文献9中揭示有吲哚并咔唑化合物与咔唑化合物作为混合主体的使用,但并未提示特定的吲哚并咔唑化合物与特定的咔唑化合物的组合的有用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将有机EL元件应用于平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等显示元件,必须在改善元件的发光效率的同时充分确保驱动时的稳定性。本发明鉴于所述现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管为低电压仍具有高效率且高驱动稳定性的实用上有用的有机EL元件。

本发明是一种有机电场发光元件,其是在对向的阳极与阴极之间包括一个以上的发光层的有机电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发光层含有至少两种主体材料及至少一种发光性掺杂剂,所述主体材料中,至少一种为选自下述通式(1)~通式(2)中任一者所表示的化合物的主体材料(H1),另外至少一种为选自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化合物的主体材料(H2)。

[化1]

[化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未经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87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