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轮机动叶片及汽轮机动叶片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8267.0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9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及川慎司;新井将彦;土井裕之;依田秀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D5/28 | 分类号: | F01D5/28;B23K10/02;B23K15/00;B23K26/21;B23K26/342;B23K31/00;C22C14/00;C22F1/02;C22F1/18;F01D25/00;C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马铁军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 机动 叶片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汽轮机动叶片,其特征在于,具有叶片基材和形成于所述叶片基材的表面的防蚀罩,
所述叶片基材由钛合金构成,
所述防蚀罩由包含母相和分散在所述母相中的硬质相的熔接增厚层构成,所述母相由固溶有金属元素的纯钛或固溶有金属元素的钛合金构成,
所述金属元素是铬和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硬质相为钛硅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接增厚层具有熔融凝固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蚀罩具有20mm以上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是6Al-4V-Ti或15Mo-5Zr-3Al-T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蚀罩设于所述汽轮机动叶片的尖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动叶片是用于汽轮机的末级的长叶片。
7.一种汽轮机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具有由钛合金构成的叶片基材和形成于所述叶片基材的表面的防蚀罩的汽轮机动叶片的制造方法,
具有在所述叶片基材的表面形成所述防蚀罩的工序,
形成所述防蚀罩的工序包括将包含由纯钛或钛合金构成的母相粒子的原料粉末和无机化合物粒子的原料粉末的熔接原料粉末在所述叶片基材上利用热源进行熔融而形成熔接增厚层的工序,
所述无机化合物粒子的一部分固溶于所述母相粒子,另一部分与所述母相粒子的一部分发生反应而生成硬质相且分散在所述母相中,
所述无机化合物粒子含有铬硅化物、铬硼化物和铁硼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熔接原料粉末中的所述无机化合物粒子的含量为5~15体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叶片基材的形成所述防蚀罩的部分形成熔接护罩坡口部的工序、将所述熔接增厚层退火的工序及将所述熔接增厚层进行机械加工的工序中的至少一个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激光、等离子转移弧或电子束中的任一种作为所述热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接增厚层具有熔融凝固组织。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相含有钛碳化物、钛硅化物和钛硼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蚀罩具有20mm以上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是6Al-4V-Ti或15Mo-5Zr-3Al-Ti。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蚀罩设于所述汽轮机动叶片的尖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动叶片是用于汽轮机的末级的长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82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白杨基因PtomiR390a及其应用
- 下一篇:二环式吡啶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