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流体的流通的恒温装置和包括这种装置的恒温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7815.8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7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达西尔瓦;L·马博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内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4 | 分类号: | F16K3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邬志岐;姚开丽 |
地址: | 法国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流体 流通 恒温 装置 包括 这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装置,该恒温装置包括恒温元件和止挡件,该止挡件能相对于外壳的静止座轴向地移动以便打开和关闭用于流体流通的通道,并且该止挡件连接到恒温元件的可移动部分,以使得在恒温元件的热膨胀材料的膨胀期间,可移动部分相对于座轴向地驱动止挡件。止挡件包括密封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密封件在流体流通通道被止挡件关闭时密封地靠至所述座,第一部件被设置有用于接纳恒温元件的可移动部分的内部孔,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分开,密封件被轴向地夹紧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为了将密封件集成到止挡件中以便提高经济性和效率,本发明的止挡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由金属制成,第二部件围绕第一部件安装,所述部件面向第二部件的轴线以形成将所述第二部件附接到第一部件的外表面的外围边缘,并且第一部件形成用于第二部件的边缘的轴向邻接部,以便通过向密封件施加预定的夹紧负荷而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于彼此轴向地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装置,以及包括这种装置的恒温阀。
本发明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热发动机特别是机动车辆、重型卡车、两轮车辆和固定发动机的那些热发动机的冷却回路中使用的恒温装置和阀。也就是说,该应用范围不限于本发明,原因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阀可用于各种其他流体回路中,例如齿轮箱冷却回路、水回路、油回路等等。
背景技术
在流体领域的许多应用中,特别是对于冷却车辆热发动机来说,恒温阀被用于基于流体的温度调节流体的流动,即在不同的流动路径中分配该入流流体。这些阀被称为恒温的,原因是其内部密闭物相对于阀的外壳的移动受到恒温元件的控制,恒温元件即为包括主体和活塞的元件,所述主体包含热膨胀材料,所述活塞浸没在该热膨胀材料中,所述主体和所述活塞能相对于彼此沿着活塞的纵向轴线平移移动,同时所述主体或所述活塞在使用期间被固定地连接到阀的外壳。
为了密封被恒温元件移动的密闭物与外壳的固定座之间的接触部,已知的是向密闭物中引入衬垫。通常由诸如橡胶或弹性体的柔性材料制成的该衬垫被密闭物的刚性框架支撑,该框架在使用期间被固定地连接到恒温元件的移动部分以便能够被恒温元件驱动。在实践中,衬垫通过二次成型、卷边或形状匹配被保持就位于该框架上。这些老旧且广为流传的方案是有效的,但执行起来相对昂贵。
近来,US-B-8,028,926提出了特别是通过夹住衬垫而将衬垫嵌在密闭物的牢固地紧固到彼此的两个板之间,这些板中的至少一个由塑料制成。这两个板被提供为同轴的且在内部接收恒温元件的移动部分,这两个板在使用期间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移动部分。该方案对于高流体压力且在长时期上具有有限的机械强度,具有在密闭物处泄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恒温装置,该恒温装置的密封衬垫被集成到密闭物中,具有好的经济效益和好的性能。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流体的流动的恒温装置,该恒温装置包括:
-恒温元件,所述恒温元件包括固定部分和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用于被固定地连接到流体输送外壳,所述移动部分能沿着轴线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移动,在所述恒温元件的热膨胀材料的膨胀作用下远离所述固定部分地移动,和
-密闭物,所述密闭物能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固定座轴向地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流体流动通道,并且所述密闭物连接到所述恒温元件的所述移动部分,以使得在所述热膨胀材料的膨胀期间,所述恒温元件的所述移动部分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轴向地驱动所述密闭物,
所述密闭物包括:
-衬垫,所述衬垫适用于在所述流体流动通道被所述密闭物关闭时密封地压靠至所述固定座,
-第一零件,所述第一零件被设置有用于接纳所述恒温元件的所述移动部分的内部孔;和
-第二零件,所述第二零件与所述第一零件分隔开,所述衬垫被轴向地夹紧在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物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由金属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内特公司,未经韦内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78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