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译码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7331.3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8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芬卡特拉曼·S·阿提;文卡塔·萨伯拉曼亚姆·强卓·赛克哈尔·奇比亚姆;维韦克·拉金德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26 | 分类号: | G10L19/26;G10L21/0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安之斐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译码 方法 设备 | ||
一种装置包含经配置以接收音频流的音频帧的接收器。所述装置还包含解码器,其经配置以产生与所述音频帧相关联的第一经解码语音,且确定被分类为与频带有限内容相关联的音频帧的计数。所述解码器经进一步配置以基于所述第一经解码语音输出第二经解码语音。可根据所述解码器的输出模式产生所述第二经解码语音。可至少部分基于音频帧的所述计数而选择所述输出模式。
本申请案请求2016年3月29日提交的名称为“音频带宽选择(AUDIO BANDWIDTHSELECTION)”的美国专利申请案第15/083,717号以及2015年4月5日提交的名称为“音频带宽选择(AUDIO BANDWIDTH SELECT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第62/143,158号的权益,所述申请案明确地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音频带宽选择。
背景技术
装置之间的音频内容的发射可使用一或多个频率范围进行。音频内容可具有小于编码器带宽且小于解码器带宽的带宽。在编码及解码音频内容之后,经解码音频内容可包含到高于初始音频内容的带宽的频带中的频谱能量泄漏,其可不利地影响经解码音频内容的质量。举例来说,窄带内容(例如,0到4千赫兹(kHz)的第一频率范围内的音频内容)可使用在0到8kHz的第二频率范围内操作的宽带译码器进行编码及解码。当使用宽带译码器编码/解码窄带内容时,宽带译码器的输出可包含高于初始窄带信号的带宽的频带中的频谱能量泄漏。噪声可降级初始窄带内容的音频质量。经降级音频质量可由非线性功率放大或由动态范围压缩放大,其可实施于输出窄带内容的移动装置的话音处理链中。
发明内容
在特定方面中,一种装置包含经配置以接收音频流的音频帧的接收器。所述装置还包含解码器,其经配置以产生与所述音频帧相关联的第一经解码语音,且确定被分类为与频带有限内容相关联的音频帧的计数。所述解码器经进一步配置以基于所述第一经解码语音输出第二经解码语音。可根据所述解码器的输出模式而产生所述第二经解码语音。可至少部分基于所述音频帧计数而选择所述输出模式。
在另一特定方面中,一种方法包含在解码器处产生与音频流的音频帧相关联的第一经解码语音。所述方法还包含:至少部分基于被分类为与频带有限内容相关联的音频帧的数目而确定所述解码器的输出模式。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基于所述第一经解码语音而输出第二经解码语音。可根据所述输出模式而产生所述第二经解码语音。
在另一特定方面中,一种方法包含在解码器处接收音频流的多个音频帧。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响应于接收第一音频帧,在所述解码器处确定对应于所述多个音频帧中与频带有限内容相关联的音频帧的相对计数的度量。所述方法还包含:基于所述解码器的输出模式选择阈值,且基于所述度量与所述阈值的比较而将所述输出模式从第一模式更新到第二模式。
在另一特定方面中,一种方法包含在解码器处接收音频流的第音频帧。所述方法还包含:确定在所述解码器处所接收且被分类为与宽带内容相关联的包含所述第一音频帧的连续音频帧的数目。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响应于连续音频帧的所述数目大于或等于阈值,将与所述第一音频帧相关联的输出模式确定为宽带模式。
在另一特定方面中,一种装置包含用于产生与音频流的音频帧相关联的第一经解码语音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含:用于至少部分基于被分类为与频带有限内容相关联的音频帧的数目而确定解码器的输出模式的装置。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经解码语音而输出第二经解码语音的装置。可根据所述输出模式而产生所述第二经解码语音。
在另一特定方面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其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包含以下的操作:产生与音频流的音频帧相关联的第一经解码语音,及至少部分基于被分类为与频带有限内容相关联的音频帧的计数而确定解码器的输出模式。所述操作还包含基于所述第一经解码语音输出第二经解码语音。可根据所述输出模式而产生所述第二经解码语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7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