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渍去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17111.0 | 申请日: | 2016-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2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舒海;吕佩师;藤原正宏;山本正和;野吕胜;王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亚洲株式会社;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7/04 | 分类号: | D06F7/04;B08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渍 去除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渍去除装置,其能对污渍部分自动赋予敲打力,发挥较高的污渍去除效果,并且能小型化。本发明的污渍去除装置(100)具备:头部(11),形成有敲打面(21a);振动单元(4),位于与敲打面(21a)正交的头部(11)的轴线(S)的延长线上,通过电磁致动器(41)的驱动使头部(11)在轴线方向上振动;以及液体供给单元(20),具有可收容液体的液体用收容部(12),伴随着通过振动单元(4)产生的头部(4)的振动,供给液体用收容部(12)内的液体给敲打面(21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的污渍去除装置,其可以对布制品进行局部敲打清洗,能自动进行对布制品上出现的污渍部分的液体供给以及敲打力的赋予。
背景技术
在脏污局部附着在布制品上形成污渍的情况下,一般而言,相比整体清洗该布制品,从去污效果、操作效率方面来看,仅对污渍部分进行清洗处理更佳,而作为可局部清洗布制品的装置可以例举出非专利文献1的污渍去除系统。
非专利文献1的污渍去除系统由收容去污剂的瓶体和吸纳片构成,在瓶体的顶端形成有用于供给去污剂的细孔。该污渍去除系统能在将吸纳片与下方抵接的状态下以所述瓶体的顶端敲打污渍部分,利用该敲打动作供给去污剂给污渍部分。供给的去污剂浸透到布制品中,与构成污渍部分的脏污一同被吸纳到吸纳片中。
然而,这样的非专利文献1的污渍去除系统由于需要使保持瓶体的手迅速地上下移动,因此存在手疲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污渍去除装置,通过按压开关,能向衣物的污渍部分喷出溶剂,并且,通过因风扇的负压而产生的吸引作用,能与溶剂一起将脏污从衣物的污渍部分去除。由于通过该污渍去除装置,可以自动涂敷溶剂到衣物上以及自动吸引(去除)已涂敷的溶剂,因此不需要对污渍部分反复手动施加敲打力,不会发生因迅速移动手而而导致的手的疲劳。
然而,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由于不是对污渍部分施加物理力的结构,因此,例如在污渍部分附着了难以与溶剂融合的固体脏污的情况下,可能去除污渍需要花费时间,也可能不能完全去除污渍。即,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称不上具有足够的污渍去除能力,为了发挥高污渍去除能力,优选如非专利文献1那样的,可以对污渍部分施加敲打力从而物理粉碎固体脏污的结构。此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由于具有喷射溶剂的机构、风扇等,因此部件件数变多,装置易变得大型,难以制成方便携带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9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互联网<URL:http//www.lion.co.jp/ja/seihin/brand/025/06.htm>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这样的问题,目的在于供给一种污渍去除装置,该污渍去除装置能对污渍部分自动赋予敲打力并发挥高污渍去除效果,并且可以实现小型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鉴于以上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的方案。
即,本发明的污渍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头部,形成有敲打面;振动单元,位于与所述敲打面正交的所述头部的轴线的延长线上,通过电磁致动器的驱动使所述头部往轴线方向振动;液体用收容部,能收容液体;以及液体供给单元,伴随着通过所述振动单元产生的所述头部的振动,供给所述液体用收容部内的所述液体给所述敲打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亚洲株式会社;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未经海尔亚洲株式会社;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7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